19大雁归来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保护生动物、尊重生命的意识。(重点)
[语言运用]积累课后“读读写写”词语,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
[思维能力]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明确写作顺序。感受作者的情怀,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难点)
I审美创造]品味文章生动优美的语言,赏析比喻、拟人、对比等写作手法的运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完成本课预习部分。
【教学过程】
一、问答导入
师:有一种动物,每年春秋两季,人们都可以看到它们在天空中结阵飞过,仿佛书写着苍劲
有力的“人”字或“一”字,同学们能猜出这是什么动物吗?
生:大雁。
师:没错,就是秋寒南征、春暖北归的大雁。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美国生态学家利奥波德
的脚步,一起走进大雁的世界,和大雁来一次亲密接触吧!
(板书文题)
[设计意图]
通过问答引入本课的说明对象一一大雁,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把握内容,明确说明顺序
1.初步阅读,提取信息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概述“大雁归来”的旅程。
课件出示:
自读任务一
自主阅读课文,在课文旁边批注,按下面的句式回答,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样的大雁。
我发现了的大雁。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批注。
(2)学生全班交流。
(3)教师归纳展示。
预设①冬天的大雁;②从南方归来的大雁;③觅食的大雁;④哀鸣的孤雁;⑤成群结队的
大雁;⑥四月夜间鸣叫的大雁;⑦集会时的大雁;⑧向大地洒下性诗歌的大雁;⑨富有联合观
念的大雁;⑩每年三月,吹起联合的号角的大雁...
2.明确顺序,整合信息
(1)根据文章描写的大雁归来的旅程,可以看出本文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写的?
提示:抓住时间词、空间词、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语句来理清结构,判断说明顺序。
预设本文大致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2)大雁的行为是如此丰富,作者的观察是这样细致,请同学们分别按不同角度把找到的有
关大雁行为的信息分类,看看能发现什么。
课件出示:
自读任务二
将找到的有关大雁行为的信息,按旅程远近、栖息地、组队、觅食、“集会”与鸣叫等进行分
类整理。整理后,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任选一个方面,分类整理,全班交流)
预设
75例:旅程远近夜间飞行200英里坚强、守信;
栖息地沼泽地、池塘边充满灵性;
1
组队、觅食、“集会”与鸣叫等一一具有团结精神,互相关爱。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学生自主阅读,获取信息,把握文章写作的顺序;然后整合归纳信
息,进而激发学生探讨大雁的兴趣,为后面深入阅读做铺垫。
三、品味语言,感悟情怀
本文是一篇生物学“观察手记”,从内容上看,是记录大雁在每年三四月间北归的过程。作者
观察得细致入微,记录得细腻生动,让人读来仿佛正在作者身边,与他一同凝神注视着归来的雁
群。之所以能有如此感染力,关键在于作者对他观察和记录的对象一一包括大雁在内的各种生命,
怀有深挚的热爱,他是一位“爱鸟者气在他笔下,大雁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
课件出示:
自读任务三
细读课文,你从作者的哪些语言中读出了爱鸟的情怀?
提示:
(1)找出对大雁的称呼,体会其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
(2)品味描写细腻的句子;
(3)找出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句子,从修辞角度赏析;
(4)找出运用对比手法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小组任选一个方面,分类整理,全班交流品析)
预设
(1)对大雁的称呼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我们的大雁”“我们的春雁”“我们的大雁集会”等
称呼,不仅说明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而且说明在作者的心目中,大雁就像自己的朋友一样。
(2)描写细腻的句子:
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稳住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放
下黑色的双足,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