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5页
沪教版(五四学制)(2024)七年级下册生物第9章生物
的多样性及其保护教案(含教学反思)
9.1《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及反思)
教学环节
具体内容
一、教材分析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沪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的重要内容,主要聚焦于生物多样性这一核心概念。首先从宏观层面介绍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层次,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通过丰富的实例,如我国丰富的动植物种类、不同生物独特的基因以及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等,帮助学生初步构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框架。接着,深入探讨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从提供食物、药物资源到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价值。在知识体系中,它承接了之前对各类生物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学习,为后续学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进化以及保护生物学等内容奠定基础。教材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资料、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使学生能够从多个维
第2页共25页
度认识生物多样性,理解其在地球上的重要地位和面临的挑战,从而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
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生命观念:通过学习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及价值,让学生理解生物界的丰富多样以及各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形成生态观,认识到保
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地球生命系统稳定的重要性。
2.科学思维:在分析生物多样性相关资料和案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批判性思维等能力。例如,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生物的特征和分布情况,归纳出物种多样性的特点;通过讨论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能力。
3.探究实践:组织学生开展资料收集、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合作探究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让学生分组收集不同生
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分析,在小组内讨论如何保护这些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4.态度责任: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热
第3页共25页
情,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积极倡导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册学生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求知欲旺盛的阶段,在之前的生物课程学习中,已经对一些常见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了一定了解,这为学习生物多样性奠定了基础。他们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对直观、生动的图片、视频等资料感兴趣,能够通过观察和简单分析获取一定的信息。然而,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较为抽象,涉及多个层次和复杂的关系,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此外,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可能不够全面和深入,在将所学
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并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缺乏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经验,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培养。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概念及内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通过丰富的实例、图片、视频等
第4页共25页
资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重点内容,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强化对重点知识的掌握。
2.教学难点:理解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与物种多样性的内在联系;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
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性,并能够将这种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设
置具体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
论,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同时,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五、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用于系统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和价值等重要知识点,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保护措施等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直观演示法:运用图片、视频、实物标本等直观教具,展示丰富多样的生物种类、不同的生态系统等,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认识,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第5页共25页
2.学习策略:
(1)自主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教材内容,收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2)合作学习策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资料分析、讨论问题、制定保护方案等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3)探究学习策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物多样性的相关问题,如探究不同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及原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