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_第三单元序曲赏听卡门序曲教学设计人教版(简谱)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docx
文件大小:24.21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07
总字数:约3.93千字
文档摘要

教学设计

基本

信息

课题

《卡门序曲》—歌剧《卡门》中前奏曲

来源

人民音乐出版社9年级上册

课型

聆听欣赏

授课对象

9年级学生

目标

确立

依据

课标

分析

(一)课标摘录: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总目标:

感知发现体验和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生活美,社会美,提升审美感知能力。

发展创新思维,积极参与创作,表演,展示,制作等艺术实践活动。

了解不同地区民族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传统,理解文化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学会尊重,理解和包容。

学段目标中关于欣赏目标的摘录:

能听辨合唱中的各声部音色,以及乐队中主奏或伴奏乐器的音色,描述它们的音色特点和表现作用,说出乐器或乐器组名称。

能听辨音乐主题,感知音乐主题及乐句、乐段的重复与变化,了解它们的变化特点;能辨别常见的音乐结构以及主调和复调音乐,并选用合适的方式表示出来。

能区分所听音乐的体裁、类别和表现形式,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特点和表现作用,阐述音乐表现要素与体裁、形式之间的关系;

能对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姊妹艺术中音乐的特点及其表现作用作出分析和评价。能辨别有代表性的戏曲剧种、行当及表现形式。

(二)课标分解:

1、“了解不同体裁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体裁(如歌曲、器乐曲、交响曲、协奏曲等)通过对多种体裁和风格音乐的接触,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他们的音乐体验,提升对音乐的理解深度和欣赏水平,进而培养学生对多元音乐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探索兴趣和热爱之情,为学生的音乐素养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所谓“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是指能独自创编,也能与他人合作创编,也可以使用道具服饰,甚至结合不同体裁的舞种体态。所谓“在舞蹈编排和实践中提升创新思维能力”是指将舞蹈的创编与实践与各个学科领域相结合,最终将艺术学科进行综合性的学科融合,从而升华学习目标。

教材

分析

《卡门序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九年级上册音乐中的内容,这首作品是法国作曲家比才于1874年创作的歌剧《卡门》中前奏曲,是该歌剧中最著名的器乐段落,常单独演奏。对于整部歌剧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也是歌剧序曲所具有的一般特点。经常被交响乐团作为音乐会演奏的曲目。

《卡门序曲》的结构简练,是回旋曲(ABACA)的曲式结构,乐曲由三个主题构成,主部主题A是一首节日进行曲:采用紧凑的节奏、带顿音的、模进的旋律、辉煌的音色,采用乐队的全奏,尤其突显大镲的作用,把人们带入西班牙斗牛场那喧闹狂热的意境之中。第一插部B:节奏轻快、旋律跳跃,描绘了妇女、儿童在斗牛场上的欢乐;第二插部C:来自《斗牛士之歌》,这个主题先后呈现两次,第一次呈现时由弦乐组奏主旋律,抒情细腻、感情真挚。第二次呈现时,不仅将旋律提高了一个八度,还加进了木管乐器奏主旋律,其情绪威武、雄壮,带有重复凯旋的气质,刻画了一位英姿勃勃的斗牛士形象。《卡门序曲》音乐语言丰富,艺术表现力极强,成功地用音乐描绘了故事场景,刻画了人物形象,暗示了主人公的命运,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

学情

分析

对班级同学进行前测:

1、曾聆听过歌剧作品的有:10人。

2、能通过音乐辨识音乐要素的有:21人

3、曾经参加过学校戏剧音乐剧社团的有:10人

通过统计数据,得出以下结果:

1、了解歌剧的人比较少,这个数据虽然不理想,但正好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2、曾经有过戏剧表演参与经验的较少,多数孩子无实践经验。这一点需教师通过课程丰富的设计,让学生认识了解歌剧。

3、关于音乐要素的聆听辨识,7年级的孩子们有一半同学可以完成,教师可以将此活动环节交给学生自主完成:让学生自主聆听音乐要素,找出这些音乐要素与音乐之间的关联,自主进行讨论,为创编实践活动作铺垫。

学习

目标

1.了解《卡门序曲》的概况,知道作者的生平简介,通过欣赏《卡门序曲》激发学生喜爱管弦音乐的兴趣。

2.通过带领学生欣赏、分析《卡门序曲》中三个音乐主题的音乐表现手段来感受、了解各个音乐主题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3.学生通过欣赏《卡门序曲》全曲,排列各音乐主题的顺序,了解回旋曲式的结构。

重难点

1.了解《卡门序曲》的概况,知道作者的生平简介,通过欣赏《卡门序曲》激发学生喜爱管弦音乐的兴趣。

2.通过带领学生欣赏、分析《卡门序曲》中三个音乐主题的音乐表现手段来感受、了解各个音乐主题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评估

任务

1、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卡门序曲》的概况,通过课堂小练习,准确回答作者名字。

2、播放《卡门序曲》在不同主题旋律出现时暂停,提问学生能否准确识别出对应的主题,比如“现在播放的是哪个主题?”以此检验对旋律的熟悉度。

3、询问学生《卡门序曲》的结构,每个主题的情绪特点,以及出现的主要乐器有哪些,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