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处世哲学1
短短寒假,寥寥数日,却不乏书香满天的气蕴。读红楼一梦让我体验世间百味杂陈,人世爱恨情仇。
病西子——颦儿
“两弯似蹙非蹙柳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寥寥数句便将你病似西子的美展现出来。你痛失双亲,无奈含泪寄人篱下。不知是福是祸,你爱上了给与你温暖的宝玉,但单纯柔弱的你始终敌过城府极深的宝钏。“侬今日葬花人笑痴,他日葬侬知是谁?”你葬的何止是残花,更是自己的诚心。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知两不知。”颦儿,你又是如何看破这世间的人情险恶?
怡红公子——宝玉
“眉如墨画,画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你本是富家子弟,却无半点奢豪之气,你性格温顺,平等待人,当你与他初见时不知意的给她取一字“颦颦”,却注定了一段无结局的姻缘。迫于无奈你娶了宝钗,最终选择远离尘世,出家做了和尚。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宝玉,你可曾记得病若西子的颦儿?“又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红楼痴梦,一个对完美爱情的痴梦,尘缘飞花,人去楼空,梦中花落为谁痛?“愿依肋下生双翼随风飞到天尽头。”颦儿,宝玉,愿你们在一笑痴梦中看红楼烟雨。
繁华落尽,浮生一梦,看红楼梦,我的假日将充满人世情愁的爱恨情痴!
《红楼梦》中的处世哲学2
自从看了《红楼梦》,当我忘记黛玉在那一章被喷血杀死的时候,不禁为这个人感到难过。如果黛玉能坚强一点,就不会受到这么一点点的痛苦打击。这是我看完之后的第一个想法。
然而,当我每天晚上睡不着,从床上爬起来对着窗户时,明亮的白色月光非常柔和,轻轻地洒了进来。抬头看明月的时候,总会突然觉得环境很熟悉。转念一想,是啊,这不就是晚上宝玉一个人坐在小亭子里的情景吗?我看到他独自想着黛玉时的情景,多么沧桑。人们不禁为他们的爱感到心碎。——突然之间,我学会了一些抗浮的知识。如果黛玉没有死,如果宝玉如我们所想的嫁给了黛玉,这部悲剧剧不就变味了吗?
是的,如果黛玉没死,那之后的变数难以想象。多可悲啊!黛玉活着的时候为什么不向宝玉坦白,宝玉为什么不像黛玉那样解释清楚?
所以,世界上,给你的东西没有那么多,只有你自己能把握住。即使你明天就要死了,也要把握今天。如果你明天即将面临挑战,你应该抓住今天迎接挑战的好时机。
所以在这本书里,我不仅看到了贾家是如何衰落的,还仿佛经历了宝玉、黛玉的悲惨历史,也见证了晴雯、凤姐、黛玉、袭人等的死亡。这让我彻底感受到了当时的富足,当然其中也有各种快乐的时光,这让我懂得了如何去珍惜,珍惜身边的人,珍惜美好的今天,面对未知的明天。
为什么《红楼梦》这么受欢迎?这是最好的答案!
《红楼梦》中的处世哲学3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清·曹雪芹
中国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绝对称得上是中国最伟大的小说,没有之一。
毛泽东说,《红楼梦》是中国“第五大发明”。
鲁迅说,《红楼梦》的价值,在中国的小说中实在不可多得。
张爱玲说,《红楼梦》在中国的地位全世界没有任何小说可比。
不只我们视《红楼梦》为宝,就连海外读者都把它捧在了掌心。
英国《大英百科全书》称,“红楼梦是一部非常高级的作品。”
盛产大师级作家的法国,将《红楼梦》视为“宇宙性杰作”,称它像普鲁斯特、马里沃、司汤达合力创作出的“天才的鸿篇巨著”。
《红楼梦》是一部跨时空的宇宙天书。它诉说的人情世故、生离死别、出世入世、爱恨情仇,无地域之别,永不过时。
无论你于人生的哪个阶段,于世界的哪个角落,都能从《红楼梦》看见自己,遇到他人。
无论你读过《红楼梦》,还是正在读《红楼梦》,或者是想读《红楼梦》,都可以来这里一个红楼梦爱好者的聚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