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复习课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 (统编版2024).ppt
文件大小:20.85 MB
总页数:53 页
更新时间:2025-06-07
总字数:约9.8千字
文档摘要

时空定位拓展延伸素养提升思维构建重点回顾第12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农业表现农作物两宋辽夏金经济作物茶树棉花运输原因统治者重视农业,东北和西北地区农业得到开发。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占城稻等优良品种的引进和培育;复种技术等生产技术的提高;生产工具秧马的发明。开凿会通河和通惠河,还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航线。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粮仓。(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宋元时期南方普遍种植。南宋后期,种植区向北推进,元朝时南方逐渐普遍。时空定位拓展延伸素养提升思维构建重点回顾第12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手工业纺织业制瓷业矿冶业造船业商业城市市场纸币宋代五大名窑:官窑汝窑哥窑钧窑定窑;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中心。辽的瓷器鸡冠壶、金的耀州瓷、元的青花瓷。商业城市兴起,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和元大都,人口多达百万。广州、泉州和明州造船业发达;北宋东京郊外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金造出撞冰船南方丝织业发展迅速;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黄道婆);元朝时,棉布逐渐代替麻布,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煤得到大量开采,广泛用于冶铁炼钢;西夏冶铁发展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出现了早市、夜市和草市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元朝时纸币在全国范围内作为主币发行。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时空定位拓展延伸素养提升思维构建重点回顾第12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宋代《耕获图》辽金元瓷器黄道婆塑像元朝的运河和海运航线图宋代五大名窑瓜州榆林窟第3窟风箱与冶铁图时空定位拓展延伸素养提升思维构建重点回顾第12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南宋海船北宋纸币铜版拓片李嵩《货郎图》宋代蹴鞠纹青铜镜南宋纸币铜版拓片元朝至元宝钞时空定位拓展延伸素养提升思维构建重点回顾第12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宋代经济分布图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及拓片时空定位拓展延伸素养提升思维构建重点回顾拓展一:经济重心南移原因方向过程趋势开始完成表现影响北方人口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政府重视农业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水平领先;*南方人口在总量和增长速度方面超过北方;*政府财政收入和粮食供应都依靠江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基本确定了我国经济南强北弱的格局唐朝中期南宋时期时空定位拓展延伸素养提升思维构建重点回顾拓展二:商业繁荣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两宋时期商业繁荣的原因有哪些?1234国家走向统一,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政府放松了对商品交易的限制,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两宋吋水陆交通便利,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的租税货币化(如王安石变法“以钱代役“),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时空定位拓展延伸素养提升思维构建重点回顾拓展三:城市变化与以往相比,唐宋时期的城市发生了哪些新变化类型职能变化人口结构变化空间结构变化人口文化市民文化兴起地域分布由北方向南方转移;内部空间打破坊市界限;外部空间突破城墙界限。城市的商业、经济职能逐渐加强。人口数量大幅增长,市民阶层初步形成。时空定位拓展延伸素养提升思维构建重点回顾第13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发达的中外交通陆路海路繁荣的海外贸易机构范围港口密切的中外文化交往原因表现辽夏金时期通过草原丝绸之路维持与西域、中亚的交流;元朝时打通了北方和西北被阻断的陆路交通线,建立了与中亚、西亚及东欧等地区的联系。宋朝时海路交通发达,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海外贸易近至朝鲜半岛、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湾。广州、泉州、明州都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海路交通发达西方的医学、天文、历法、数学、建筑、音乐、宗教等传到中国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外贸税收在政府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驿传制度,以及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到国外。时空定位拓展延伸素养提升思维构建重点回顾六胜塔《回回药方》书影宋代海路交通路线元朝交通路线图第13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温州朔门古港码头遗址时空定位拓展延伸素养提升思维构建重点回顾拓展一:宋代海外贸易出口商品以手工业制成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