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性格特点以及主要事迹1
华灯初上,夜色霓裳;车水马龙之时,焚香静坐;或在层楼上头,山巅水涯,手持香茗,翻开那晕染层层墨香的厚重书卷,我再度穿越千年风雨,赶赴鸿蒙,去体味那大观园中的风月情浓……
一曲红楼多少梦?这满纸的荒唐言造就着文人的一把辛酸泪。绮绣腰玉环的奢靡,毒设相思局的险恶;宝玉前盟断、出红尘的幡然醒悟;黛玉泪尽命断的欲语还休;宝钗“金玉良缘”的冰雪聪明;“千红一窟,万艳同杯,元迎探惜”的无尽内涵;贾、王、薛、史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这一晚清社会的炎凉世态宛如西下夕阳一般复杂落寞,纵有千种风情,终归是南柯一梦。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宝黛之间清纯却又热烈的爱情令人动容。“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前世的灌溉之恩造就了今生的木石情缘。青梅竹马,心意相通;同品诗词,共赏《西厢》;少年初遇时的惊喜,“好生奇怪,怎么会眼熟到如此”;青年相知后的惺惺相惜,“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我就是那多愁多病身”。
爱人可遇,知己难逢,大观园中的众多女孩里,唯有黛玉真正懂得宝玉、理解宝玉;只有她不会规劝宝玉走仕途之路,宝玉也更是视黛玉为知己。“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可无奈,这污泥一般的封建环境,泼辣庸俗的社会风气,终让那位才貌双全、气质不凡的林姑娘凄冷地走出了时间;让那位聪颖灵秀、痴情专一的宝二爷遁入空门;让这段生不逢时的爱情负了孤影。
红楼梦人物性格特点以及主要事迹2
我总觉得红楼梦的杰出之处取决于它最能体现一种衰败的发展趋势,无论是大家族的,感情的,官运的,全是迈向衰落,这在喜聚不喜散,喜好阖家团圆末尾的我国古典小说中并不常见。
我迫不得已谢谢续者高鄂,虽然他在许多层面无法跟上曹雪芹的观念,但他最少让黛玉去世了,管她登仙還是与世长辞,最少她别了宝玉,非常好非常好。
不是说我与生俱来残酷喜爱看他人的不幸,可是,并不是有句话说吗?塞翁失马,焉之非福?针对黛玉那样一个敏感的封建社会美少女而言,死,是她的摆脱,是她全部不幸的结束,是她的幸福快乐。当她在地底清静的沉眠时,看见宝玉仍在凡世寻找出路,不得不承认,她還是幸福快乐的。
但是或许你能说,黛玉死的很凄惨,一点也不烂漫,有关这一点,我不是赞同高鄂的续书的,或许曹雪芹的原意非此,或许黛玉的确应当泪尽证外缘,那样并不是更强吗?她惦念着宝玉,用她所有的激情为这一知心痛哭流涕,满怀深深地的想念,那样的死,何尝不是高雅崇高的,殊不知高鄂沒有那样写,他最后让黛玉很肤浅的指天怨恨,气极而亡。我觉得象大家了解的哪个傲慢自赏的黛玉,反倒象个情场失意的一般女人。
实际上爱情就是很短暂性的,最少这横刀断开的感情给了大家许多幸福的想象和希望,就象钱猫小编对于镙丝,他是她生命中最美丽的追忆,却并不是唯一。
红楼梦人物性格特点以及主要事迹3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第一主人公;是曹雪芹满怀理想和激情,倾其心血和才力创造的艺术形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全新的不朽典型。脂砚斋称贾宝玉是古今未见之一人,并说不独于世上亲见这样的人不曾,即阅古今小说传奇中,也未见这样的文字。同时,贾宝玉这一人物形像既丰满深刻,又生动鲜明,至今还流行在生活中,并且将会永远活在人间。
热爱女性,尊重女性,崇拜女性,是贾宝玉这个典型的最突出的特征。
贾宝玉的这种崇拜女性的性格特点,是和他身上的整个叛逆精神一致的。传统社会是男尊女卑,而贾宝玉竞翻了个过儿:女清男浊。这在封建统者看来就是一种叛逆,自然会引起百口嘲谤,万目睚眦;
这个人物就是处在这样纠缠不解的矛盾痛苦中。所谓顽石幻化通灵宝玉,无非就是对于这种纠缠不解的矛盾的解释。这就是说:贾宝玉的本质,对于封建贵族家庭来说,本来只是无用的顽石;而他的地位和天赋,却又使他在贵族家长心目中是宝玉。真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