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声音的特性
第1课时音调超声波和次声波;课前教材认知;3.决定因素: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频率高则音调________,频率低则音调________。?
4.波形图:音调越高,波形越__________,频率越________(如图甲);音调越低,波形越
__________,频率越________(如图乙)。?;任务二了解声
1.声音:人类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
2.超声波:频率高于______________的声波。?
3.次声波:频率低于__________的声波。?
4.声:声音、超声波、次声波的统称。;课堂重难突破;【典题1】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将钢尺一端压在桌面
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1)小明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仔细聆听钢尺发出的声
音的变化,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_______,振动的频率越________,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2)如图乙所示,做完实验后小明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灌水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
出瓶里水是否快要灌满了,这是因为随着水位的升高,瓶内空气柱振动越来越
________(选填“快”或“慢”),发出的声音音调越来越________(选填“高”或“低”)。?;考点二超声波和次声波
考点摘要
1.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由声源振动产生的,都是声,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相同条件下,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同。;【典题2】(2024秋·广东期中)养狗成为一种“时尚”,但遛狗伤人事故也时有发生,
超声驱狗器应运而生(如图所示),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
也没听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人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超声波的频率太低了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
B.人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C.人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超声波的频率太高了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
D.人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本课结束;第2课时响度音色;课前教材认知;任务一了解响度
1.响度:声音的__________。?
2.影响因素:
(1)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________。?
(2)人距离____________的远近。距离____________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
__________。?;任务二了解音色
1.影响音色的因素:不同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音色__________。?
2.波形图:不同乐器发声时的波形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课堂重难突破;【典题1】(2024·潍坊中考改编)新款AI(人工智能)音箱可以识别主人说出的“指
令”,进而调控家庭物联网中的设施,而当别人说出同样的“指令”时,却无法调控相
关设施,该功能主要依据声音的__________;当对AI智能音箱发出调大声音的指令
时,音箱就自动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前两空均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此时
音箱内部扬声器振动的幅度变________。?;考点二声音的波形图
考点摘要
1.波的高低表示物体振动时振幅的大小,反映响度的大小;波形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波的疏密程度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反映音调的高低,波形越密,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3.波的形状表示音色,形状不同,音色不同。;【典题2】(2024秋·海南期中)声音不能被肉眼直接看见,但可以用手机软件显示
出其波形来进行研究。下列对手机软件上显示的四幅波形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音调相同;技法点拨
抓关键,辨析响度和音调
(1)定义指向: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音调指的是声音的高低。
(2)影响因素:响度取决于发声体的振幅;音调取决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
(3)辩证关系:响度大,音调不一定高;音调高,响度也不一定大。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