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1
--
论降低成本的意义和途径
院系名称
工商管理学院
姓名
xx
学号
2010322036
专业
会计学
指导教师
xx
联系方式
xxxxxxxxxx
2012年03月
内容摘要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社会团体,追求的是经营利润最大化,开展各项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进行成本控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对于经营较为困难的中小企业来说,成本控制更是企业获得利润乃至生存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成本成本核算降低成本意义途径
论降低成本的意义和途径
一、成本的含义
?成本的涵义成本的涵义一般是指成本的经济内容,它所涵盖的范围相当广泛。成本涵盖了产品成本、期间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机会成本等。从不同目的和不同角度来看,有不同的成本概念。会计学成本的一般涵义是:特定的会计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发生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代价。具体来说包括如下几层涵义:成本必须发生于某一特定的会计主体,符合会计主体假设;成本的发生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生产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如果成本的发生没有明确的目的,则只能是一种浪费;成本必须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否则就无法进行成本核算。
(一)可变成本
可变成本又称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的成本。通常包括生产成本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中随产量正比例变化的物料费、燃料费、动力费、计件工资形式下的生产工人工资等费用。这里的变动成本是就总业务量的成本总额而言,变动成本虽然在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成正比例增减,但是从产品的单位成本看,它却不受产量变动的影响。
(二)不可变成本
不可变成本又称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不随产品产量或销售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通常包括房屋设备的租赁费、保险费、广告费、管理人员薪金以及按直线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土地使用税等。固定成本大部分是间接成本,在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不受产量增减变动的影响。但从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看,它却随着产量的增加而相应减少。当产品产量或商品销售量的变动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固定费用就会有所增减。所以,固定成本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概念。
固定成本通常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前者是指通过管理人员的决策行为可改变其数额的固定成本;后者是指受事前决策的影响,管理人员无法在事后改变其数的固定成本。
(三)混合成本
混合成本:是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成本总额虽然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但其变动幅度并不同业务量的变动保持严格比例的成本。按照混合成本变动趋势的不同,可进一步分为半变动成本、半固定成本、延期变动成本、曲线变动成本四种:
1.变动成本
通常有一个基数,相当于固定成本,在这个基数之上,业务量增加了,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2.半固定成本
当业务量在一定范围内增长时,其发生额固定不变,但在业务量增长超过一定限度时,其成本就会跳跃式上升,然后在新业务量的一定范围内又保持不变,直到出现新一次的跳跃
3.延期变动成本
是指在正常工作时间范围内其发生额固定不变,但当工作时间超过正常时间时,其发生额将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4.曲线变动成本
有一个初始量,相当于固定成本,然后在这个初始量基础上,随业务量增长而逐渐增加,但其增长幅度呈抛物线上升。
在企业里,大多数成本都包含着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这两种因素。我们只有将所有成本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才能满足经营管理上多方面的需要。分解半变动成本,一般有历史成本分析法、工程研究法、账户分类法和合同认定法等。
?
?
?
二、成本的意义
企业采用一定的措施方案来降低成本,是同利润的增加密切相关的,降低成本则意味着利润的增加。虽然降低成本能引起利润的增加,但两者并不是同比例增加的,一般情况下,成本降低的幅度,要比利润增加的幅度要大,即成本降低10%,利润可能增加20%甚至更多。有人认为增加销售量是增加利润的主要途径,但它却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但降低成本却不需要花钱或花很少的钱。所以,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应将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重点,放在降低成本的环节上。由于观念的束缚,许多管理者对这个问题重视不够,没有采取相应的全面降低成本的计划。认为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就够忙的了,很少有时间来进行降低成本的工作及规划。他们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产品的销售等认为能直接体现经济效益的这些工作上,认为这样可以使企业的生产顺利进行。但是,这种工作能否真的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他们并未进行真正的研究。应当认为,销售等工作只是一种实现形式,能给企业带来的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