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浅谈涂料染色的发展与应用.pdf
文件大小:549.28 KB
总页数:15 页
更新时间:2025-06-07
总字数:约1.02万字
文档摘要

浅谈涂料染色的发展与应用

涂料染色拼色方便、重现性好,对被染物没有选择性,可广泛用

于各种纤维的染色。其染色工艺简单、节能、节水、排污少、染色成

本低,是印染行业清洁生产的重要发展方向。

涂料的应用历史悠久,考古发现,在殷代晚期的建筑物上已经出

现了壁画,当时多是红色和黑色的无机颜料。涂料的应用领域广泛,

在纺织、造纸、建筑、塑料和金属等多个领域得到普遍使用。涂料在

纺织品的大量应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多是用于印花,80

年代以来,在染色中的应用得到重视。

涂料中的着色成分为颜料,涂料染色实质为颜料着色。颜料本身

不溶于水,需要借助于分散剂、乳化剂等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均匀分散

于有机溶剂或水中,形成涂料色浆。在涂料染色时,在涂料色浆中加

入粘合剂、交联剂等制成涂料染液,对织物浸轧后,通过高温焙烘作

用,交联剂的交联成分与粘合剂分子中的活性基团,在纤维和粘合剂

之间、粘合剂高分子之间发生交联,形成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网状皮

膜,将颜料包嵌而牢固地附着在织物上,从而达到上染的目的。

涂料染色的关键在于改善涂料染色的织物手感、摩擦牢度、轧染

时对轧辊的粘结,以及浸染的着色深度、匀染性。这些问题的解决取

决于涂料色浆、粘合剂等的发展技术。

1

1涂料染色的发展

1.1涂料发展

1.1.1涂料的性状与性能

商品涂料为浆状形式,一般称为涂料色浆,简称为涂料。其组成

有颜料、分散剂、乳化剂、润湿剂及少量水。颜料包括无机颜料、有

机颜料及荧光树脂颜料。

作为染色用涂料,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①颗粒细度均匀,色泽

浓艳;②良好的着色力和遮盖力;③耐光耐热,化学药剂稳定性好;

④相对密度适宜。

涂料的质量取决于涂料色浆的制备技术,具体来说,即颜料晶型、

颗粒大小、粒度分布及涂料色浆分散技术等。

涂料的遮盖力取决于颜料粒径。在一定范围内时,颜料颗粒越小,

光在颜料颗粒与空气界面的反射作用加强,遮盖力越好;过大或过小

(当颗粒的线性尺寸小于光波波长时),遮盖力都会下降。涂料鲜艳

度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颜料的粒径大小、颗粒形状、晶型及晶体的

完整性。通常粒径大、粒度分布宽、晶体的完整性差,色光发暗;反之,

色光鲜艳。

日晒牢度主要取决于颜料的化学结构,也与颗粒大小有关,日晒

褪色速度与颗粒直径的平方成反比,颜料颗粒过小时,褪色速度加快。

2

摩擦牢度与颜料的粒径不是简单的比例关系。

试验表明,当粒径在100~300nm范围时,织物的干湿摩擦

牢度差异不明显;当粒径小于100nm时,可以显著地改善织物的干

湿摩擦牢度,但皂洗、刷洗牢度下降。

颜料粒径还影响涂料色浆的稳定性。粒径过大,涂料色浆稳定性

下降,易出现分层现象;粒径分布在100~200nm时,色浆的稳定

性在80%以上。

不同颗粒大小的涂料适用于不同的染色方法。轧染的涂料颗粒最

佳细度在0.5~1mu;m,浸染的涂料颗粒最佳细度在0.1~0.3

mu;m,筒纱染色的涂料颗粒在100nm以内。

1.1.2涂料研发技术发展

涂料超细化后,各项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都会显著改变,如着色

强度、颜色鲜艳度提高等。目前,水性超细涂料是国内外科研工作者

研究的热点。水性超细涂料是以水为分散介质,粒径在150nm左右

的涂料分散体,能够有效降低有机物的排放量,符合环保要求。

水性超细涂料的制备是通过涂料色浆分散技术与颜料表面改性

技术,具体分为分散剂直接研磨分散法和表面包覆分散法。分散剂直

接研磨分散法有低分子分散剂法和高分子分散剂法,表面包覆法有原

位聚合法、相分离法、微乳液聚合法和化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