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自来水生产流程详解.pptx
文件大小:8.8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7
总字数:约2.86千字
文档摘要

自来水生产流程详解

目录

02

预处理工艺

01

原水取集与输送

03

混凝沉淀处理

04

深度过滤净化

05

消毒与水质保障

06

储配与管网管理

01

原水取集与输送

Chapter

水源地选择标准

水量充足

水源地水质需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标准,保证原水水质安全可靠。

生态保护

水质要求

水源地需具备充足的水量,以满足自来水厂的生产需求,同时考虑未来发展和应急储备。

水源地周围需采取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避免水质受到污染和破坏,确保水源的可持续利用。

取水设施构成

取水构筑物

包括取水塔、取水口、取水泵房等设施,用于从水源地提取原水。

01

包括水泵、阀门、管道等设备,用于将原水提取并输送至自来水厂。

02

水质监测设备

在取水口设置水质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原水水质,确保取水质量符合要求。

03

取水设备

原水管道运输要求

管道材质

原水管道应采用耐腐蚀、无毒害、易于清洗和维护的材质,如钢管、球墨铸铁管等。

01

管道设计

管道设计需考虑水压、流量、地形等因素,确保原水能够稳定、安全地输送至自来水厂。

02

管道维护

定期对原水管道进行清洗、消毒和维护,防止管道内积存杂质和微生物,保障原水水质安全。

03

02

预处理工艺

Chapter

通过格栅和筛网,去除大颗粒物和杂质,保护后续处理设备。

初步过滤

将原水放入沉淀池,通过重力作用使悬浮物缓慢沉降到底部,净化水质。

沉淀

经过初步沉淀后,通过石英砂等过滤介质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等杂质。

过滤

物理过滤初步处理

化学药剂预氧化

消毒

加入氯、臭氧等消毒剂,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保证水质安全。

氧化

混凝

利用氧化剂(如高锰酸钾、臭氧等)的强氧化性,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异味、色度等污染物。

加入混凝剂(如铝盐、铁盐等),与水中的胶体、悬浮物等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较大颗粒的絮凝体,便于后续沉淀和过滤。

1

2

3

悬浮物沉降控制

沉淀池设计

沉淀池维护

悬浮物去除率

通过合理设计沉淀池的水流速度、水深等参数,使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有效沉降,降低水中的悬浮物浓度。

通过监测悬浮物的去除率,评估沉淀池的处理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定期清理沉淀池中的污泥,保持沉淀池的清洁和有效运行,确保水质稳定。

03

混凝沉淀处理

Chapter

混凝剂投加原理

混凝剂作用

混凝剂能破坏水中胶体颗粒的稳定状态,使胶体颗粒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以便后续沉淀或过滤处理。

01

投加量控制

混凝剂的投加量需根据原水水质、水温和混凝剂种类等因素进行确定,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混凝效果。

02

投加方式

混凝剂投加方式有多种,如干投、湿投和直接投加等,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投加方式。

03

絮凝反应池设计

搅拌方式

絮凝反应池的水流速度需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以保证混凝剂与水中的胶体颗粒充分接触和反应。

停留时间

水流速度

合理的搅拌方式可以促进混凝剂与水中的胶体颗粒快速混合,提高混凝效果。

絮凝反应池需设置合理的停留时间,以确保混凝反应充分进行。

沉淀池运行参数

沉淀时间是指水在沉淀池中停留的时间,需根据原水水质和沉淀池的设计参数确定。

沉淀时间

沉淀效率是指沉淀池中悬浮物去除的百分比,与沉淀时间、水流速度、沉淀池深度等因素有关。

沉淀效率

沉淀池产生的污泥需及时排泥,避免对沉淀池运行产生影响,同时需对污泥进行处理和处置。

污泥处理

04

深度过滤净化

Chapter

砂滤层结构特性

去除大颗粒杂质

砂滤层以不同粒径的砂粒为介质,通过截留、沉淀和过滤等作用,去除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

01

砂滤层具有较大的过滤面积和孔隙率,使得水流通过时阻力较小,过滤速度较快。

02

过滤精度高

砂滤层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有机物和部分细菌等杂质,保证出水水质。

03

过滤速度快

活性炭吸附技术

吸附能力强

活性炭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水中的有机物、余氯、异味等杂质,提高水质。

01

吸附容量大

活性炭的吸附容量较大,能够处理大量的水,且不易饱和,使用周期较长。

02

安全性高

活性炭为食品级材料,无毒无害,不会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

03

膜过滤应用场景

微滤膜

微滤膜能够过滤掉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小颗粒,常用于自来水的终端过滤和饮用水净化。

超滤膜

反渗透膜

超滤膜能够去除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胶体等杂质,常用于自来水的深度处理和纯净水制备。

反渗透膜能够去除水中的离子、有机物、细菌等几乎所有杂质,制备出高纯度的水,常用于海水淡化、工业用水等领域。

1

2

3

05

消毒与水质保障

Chapter

根据原水的水质和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数量,确定合适的氯气投放量,以达到消毒效果并避免余氯超标。

氯气消毒操作规范

氯气投放量控制

保证氯气与水充分接触,一般要求至少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