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辊感应热处理技术规范》
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的制定计划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批准,正
式列入2024年国家标准计划(国标委发[2024]年16号文),项目编号T-605,
项目名称为《轧辊感应热处理技术规范》,起草单位为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
宜兴市国昌轧辊有限公司、宝钢轧辊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等,计
划完成时间为2025年。
(二)主要工作过程
在《轧辊感应热处理技术规范》标准制定立项前,已开展了国内外轧辊感应热处理技
术规范和相关的感应技术原理、操作等方面的文献资料梳理。并有针对性地走访和调研了
中钢邢机、国昌轧辊、宝钢轧辊、邢台轧辊小冷辊公司等轧辊设计院或制造厂家,调研了
宝钢、武钢、鞍钢、山钢等钢铁生产企业,利用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中钢邢机)、宝钢轧辊科技有限公司功能计价服务现场优势,调研和分析了不同冷轧、
热轧线轧辊使用要求和使用实绩,得出了轧辊感应热处理性能优化指标。
2023年3月,由中钢邢机提出本标准制定及立项需求,并成立标准起草组开始起草工
作,开展资料收集、企业调研、标准编写等,形成标准草案。同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
委员会向国家标准委提出立项申请。
2024年3月,国家标准委发布标准计划公告,正式下达本标准项目。
2024年4月至7月,标准起草组开展现场调研、文献收集等,整理相关材料。
2024年7月,在标委会组织与指导下,中钢邢机、国昌轧辊、宝钢轧辊、冶金工业信
息标准研究院、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唐山志威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宜兴召
开了标准制定启动会,成立了国家标准制定工作组,制定了标准编制的工作计划。
立项后,标准起草工作组成员认真学习了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1.2-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以ISO/IEC
1
标准化文件为基础的标准化文件起草规则》,GB/T20003.1-2014《标准制订的特殊程序涉
及专利的标准》等标准化文件,明确了标准主要框架内容、编制时间节点、任务分工等。
编制组迅速开展工作,分工协作,经过编制小组半年多的起草工作,小组内部多次论证及
审核更改,于2025年2月形成了标准内部讨论稿,在标委会组织下在苏州组织专家进行
了研讨,逐条认真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
2025年3月至5月,起草工作组在专家意见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标准讨论稿并形成
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2025年6月至8月,由全国钢标委开展本标准征求意见。
(三)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本标准主要由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宜兴市国昌轧辊有限公司、宝钢轧辊
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唐
山志威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起草。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编制原则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主要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
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编写。标准主要技术指标的选定,综合考虑了企业生产实际和用
户使用情况,注重标准制定与技术创新、试验验证、产业推进、应用推广相结合,体现了
技术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通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遵循“面向市场、
服务产业、自主制定、适时推出”的原则,以及统一、协调、适用性和规范性的原则。
(二)标准的主要内容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冶金轧辊感应热处理的一般要求、设备要求、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及检
验、安环防护。
本文件适用于轧辊的辊身表面及辊颈表面的感应热处理。
2一般要求
2
轧辊基体应选择合金锻钢、合金铸钢、铸铁等适合感应加热的金属材料,并具备足够
的强度,满足工艺和使用要求。
为保证淬火安全,热感应处理前轧辊应处于低应力及均匀组织状态,并进行预备热处
理。
轧辊感应热处理前,应对内部及表面进行超声检测,不应存在裂纹、白点等导致感应
热处理异常的缺陷,并对检测结果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