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四单元第9课《好戏进校园》教学设计苏少版2025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df
文件大小:1.64 M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07
总字数:约3.21千字
文档摘要

第四单元第9课《好戏进校园》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苏少版(2024)

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以“戏曲与美术的融合”为核心,通过分析戏曲视觉元素(

谱、服饰、道具等)与现代设计的关联,引导学生掌握海报设计的基

本规律。教材选取京剧《贵妃醉酒》、昆曲《牡丹亭》等经典剧目,

结合校园戏剧节的实际需求,构建“文化认知一创意表达一实践应用”

的学习路径。教学内容聚焦于戏曲符号的提取与转化,帮助学生理解

传统艺术的当代价值,培养其跨文化审美能力与设计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戏曲谱的色彩象征(如红色忠勇、黑色刚正)及服饰纹样

的寓意。

能够运用图形、文字、色彩等要素设计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感的

戏剧海报。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戏曲元素寻宝”活动,学习从舞台形象中提取视觉符号。

借助“古今海报对比分析”,探究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方

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戏曲艺术的美学魅力,增强文化传承责任感。

养成关注生活场景、用艺术服务社会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戏曲谱的色彩规律与服饰纹样的设计特征。

2,海报设计中“主题明确、视觉冲击力强”的实现方法。

难点:

1.将戏曲符号转化为简洁的现代设计语言。

2.如何平衡海报的艺术性与信息传达的功能性。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含戏曲经典片段、优秀海报案例)。

2.教学道具:京剧谱模型、戏服纹样图谱、校园戏剧节真实

场景照片。

3.学生分组材料包:硫酸纸、马克笔、rulers、双面胶。

学生准备:

1.预习教材内容,收集1-2张感兴趣的戏剧海报。

2.采访学校戏剧社团成员,了解校园戏剧节的筹备需求。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一一戏曲视觉盛宴

1.活动设计:

播放戏曲《三岔口》武打片段,提问:“演员的哪些装扮让你印

象深刻?它们如何帮助观众理解剧情?”

展示京剧《霸王别姬》海报,引导学生观察谱、服饰与文字的

组合方式。

2.师生互动: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提炼关键词(如“谱颜色代表性格”“水

袖增加动态感”)。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将用美术语言为校园戏剧节设计专属海

报。”

3,设计意图:

通过视听结合激发兴趣,建立戏曲与视觉设计的直观联系,明确

学习目标。

环节二:深度探究一一戏曲视觉元素解码

1.谱符号解析:

展示关羽(红)、包拯(黑)、曹操(白)谱,分组讨论

色彩与性格的关联。

学生活动:用色卡为“孙悟空”“白骨精”设计谱,说明色彩

选择的理由。

2.服饰纹样解密:

展示蟒袍、帔、褶子的纹样图片,分析“龙纹象征权力”“梅兰

竹菊代表品格”等寓意。

教师示范:将传统云纹简化为几何图形,应用于现代T恤设计。

3.道具与场景分析:

对比戏曲虚拟布景(如马鞭代马)与现代舞台特效,讨论“如何

用极简手法传递丰富信息”。

4,设计意图:

通过多维度解析,帮助学生构建戏曲视觉符号的认知体系,为后

续设计奠定基础。

环节三:创意表现海报设计方法论

1.海报构成要素讲解:

展示电影《梅兰芳》海报,分析其“主图(梅兰芳造型)+副标

题(戏梦人生)+色彩(红黑对比)”的结构。

学生活动:用便签纸标注教材中优秀海报的“图形、文字、色彩、

排版”四要素。

2.传统与现代融合案例:

对比分析《牡丹亭》古典海报与实验性设计,讨论“水墨晕染”

与“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