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课题申报书:应用积极心理学转化学困生的研究.docx
文件大小:11.51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07
总字数:约2.16千字
文档摘要

教育科学规划2025年度重点课题申报书、课题设计论证

求知探理明教育,创新铸魂兴未来。

应用积极心理学转化学困生的研究

课题设计论证

课题设计论证报告

课题名称:应用积极心理学转化学困生的研究

一、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

研究现状

在当前教育环境中,学困生(即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的存在是一个普遍现象。尽管教育工作者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帮助这些学生,但学困生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领域,强调人的积极品质和潜能,为解决学困生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选题意义

学困生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应用积极心理学转化学困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这一研究对于推动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价值

本研究旨在探索积极心理学在转化学困生方面的应用效果,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此外,本研究还有助于丰富和发展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理论体系,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

(1)明确积极心理学在转化学困生方面的应用策略;

(2)评估积极心理学对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3)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研究对象

本研究将以某所高等职业院校的学困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

研究内容

(1)积极心理学在转化学困生方面的应用策略;

(2)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

(3)积极心理学对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研究思路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积极心理学在转化学困生方面的应用策略进行梳理和总结,同时收集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数据,分析积极心理学对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梳理积极心理学在转化学困生方面的应用策略;

(2)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

(3)访谈法:对部分学困生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其学习经历和心理状况。

创新之处

本研究将积极心理学与学困生问题相结合,探索积极心理学在转化学困生方面的应用效果,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同时,本研究还将关注学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促进学困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四、研究基础、保障条件、研究步骤

研究基础

本研究的教育科研研究专家团队具有丰富的教育研究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

保障条件

(1)研究经费:课题组成员将积极争取学校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确保研究经费的充足;

(2)研究设备:课题组成员将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研究设备,确保研究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研究时间:课题组成员将合理安排研究时间,确保研究任务的按时完成。

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1-3个月):进行文献综述,梳理积极心理学在转化学困生方面的应用策略;

(2)第二阶段(4-6个月):设计问卷,对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

(3)第三阶段(7-9个月):对部分学困生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其学习经历和心理状况;

(4)第四阶段(10-12个月):分析研究数据,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

总之,本研究将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实证研究,探索积极心理学在转化学困生方面的应用效果,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同时,本研究还将关注学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促进学困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课题评审意见:

本课题针对教育领域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展现出了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研究目标明确且具体,研究方法科学严谨,数据采集和分析过程规范,确保了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不仅丰富了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还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指导。课题组成员在研究中展现出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严谨的研究态度,对问题的剖析深入透彻,提出的解决方案和创新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此外,本课题在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总之,这是一项具有较高水平和质量的教科研课题,对于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课题评审标准:

1、研究价值与创新性

评审关注课题是否针对教育领域的重要或前沿问题进行研究,是否具有理论或实践上的创新点,能否为相关领域带来新的见解或解决方案。

2、研究设计与科学性

课题的研究设计是否合理,研究方法是否科学严谨,数据收集与分析过程是否规范,以及结论是否基于充分的数据支持,是评审的重要标准。

3、实践应用与可行性

课题的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实践应用价值,能否在教育实践中得到有效应用,解决方案是否具备可行性,是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