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书法课件PPT第二章第二节.ppt
文件大小:2.26 MB
总页数:39 页
更新时间:2025-06-07
总字数:约6.04千字
文档摘要

第二章楷书基本技法六、楷书偏旁部首之六“阝”【对点案例】楷书偏旁部首之六“阝”的书写技法(见图2-257)(1)“阝”是“阜”、“邑”的变形写法,俗称“双耳”,此偏旁在左即“阜”,在右即“邑”。(2)书写“阝”时,无论在左还是在右,先写耳钩,再写左竖,区别在于:“阜”书写多为垂露竖,与右边大小比例为左大右小;“邑”多为悬针竖,与左边比例“左高右低”。(3)笔法:关键在于“双耳”,左上至右下,露锋入纸,调锋中锋向右上角行笔,转角处:提、按由重至轻“啄”笔出锋渐成“撇”状,当笔尖欲离开纸面时,捻动笔管,由轻至重,尾部呈弧形,近似反捺,最后向内侧起笔出钩,书写时注意角度,笔法“一气呵成”。(4)书写整体比例不宜过大,耳钩书写横钩时,宜短不宜长,“阜”书写时不宜过大,与右半部相协调,相互穿插;“邑”书写时,耳钩书写“宜平不宜倾斜”“宜低不宜高”,与左边相呼应,与垂露竖相结合。第二节楷书偏旁部首第二章楷书基本技法【精品赏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范字赏析(见图2-258至图2-260)第二节楷书偏旁部首书法卢科主编第二章楷书基本技法一、楷书偏旁部首之一“扌”【资料贴吧】楷书偏旁部首的基础知识(1)中国汉字是由“单体字、合体字”组成。单体字是指独立组成汉字的文字,如日、月、上、下等;合体字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体字组合而成的汉字,如明、唱、材等。(2)汉字组合中,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单体字)称为“偏旁”。(3)在编撰字典的过程中,依据“汉字字形结构”,取其相同部位,作为编撰依据、其相同部位,称为部首。(4)偏旁与部首关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汉字常用部首近200个,多可做偏旁;偏旁近600个,其中常用148个,其余称为“汉字的部件”。第二节楷书偏旁部首第二章楷书基本技法【对点案例】楷书偏旁部首之一“扌”的书写技法(见图2-190)(1)“扌”由“尖横、竖钩、提”组合而成;(2)第一笔:“尖横”书写以“左尖横、右尖横”,不宜过长,有一定倾斜角度;(3)第二笔:竖钩逆锋起笔,上接尖横1/2偏右处;(4)第三笔为提,切锋入纸,调锋向右上角缓行出锋,收笔时略过竖钩,不宜过大。(5)占整个字的比例1/3~1/5;(6)根据“笔画”增减规律“木、米、禾”书写技法相似。第二节楷书偏旁部首第二章楷书基本技法【精品赏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字例赏析(见图2-191至图2-198)第二节楷书偏旁部首【师生总动员】[案例展示]左偏旁“拒”书写技法(1)“”(见图2-199)字是左右结构,注意中宫收紧,左右竖笔均要向中心靠。(2)左部“扌”是固定写法,横抗肩不可长,竖钩靠右略向右倾,提笔起笔在横的左边,角度较大,长度未超过竖笔。(3)右部“”属于半包围结构,起笔为左尖横;横折书写注意与尖横间的比例关系;第三笔为左尖横,三横间,间距相等;竖点的长度与上面三横间的宽度相等;最后一笔为“横”。(4)两者为左右结构,整体考虑左右间的比例关系。第二章楷书基本技法第二节楷书偏旁部首[案例展示]左偏旁“杖”书写技法(1)“杖”(见图2-200)字是左右结构,而左右结构的字,偏旁在左的应以左收右放取式。(2)木字旁横笔可以略长,稍抗肩。竖笔起笔稍重,中间略细。收笔须写成垂露,欧楷里可以提钩(提钩应用“跪笔弹锋”)。竖笔整体略向左侧倾斜。(3)撇笔起笔的位置是在横和竖的交叉点起笔,但略微多靠竖笔,注意末点的位置。(4)右半部“丈”三笔完成,第一笔为左尖横,起笔时注意与“木字旁”左尖横的相互穿插;第二笔为“竖撇”,左低右高,但撇画收笔自然,与左部形成穿插;第三笔为斜捺,一波三折。第二章楷书基本技法第二节楷书偏旁部首【拓展实训】左偏旁字例(见图2-201至图2-207)实训一:查找《九成宫醴泉铭》中“木、米、禾”例字与“扌”进行对照,探究书写规律。实训二:结合书写规律和例字,进行临摹训练。第二章楷书基本技法第二节楷书偏旁部首第二章楷书基本技法二、楷书偏旁部首之二“土”【对点案例】楷书偏旁部首之二“土”的书写技法(见图2-208)(1)“土”由“右尖横、短中竖、提”组合而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