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学书法比赛方案.docx
文件大小:13.91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07
总字数:约2.64千字
文档摘要

有关中学书法竞赛方案

篇一:学校书法竞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通过开展书法竞赛活动,激发同学们对书法的兴趣,传承我国文字文化,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给同学们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并通过此活动相互促进沟通,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二、活动对象:全体学生。三、宣传工作:

1、利用横幅、黑板报等形式宣传。

2、制定下发活动方案,各班主任做好学生的宣传发开工作。

四、活动主题:汉字之源:汉字的产生、汉字的演化、汉字的传播;汉字之美:书法艺术、作品赏析、汉字的魅力;汉字之趣:笔墨纸砚、字迷、谐音及妙用;汉字之法:接头不标准字的调查争论、书法家励志故事、校园书法明星。

五、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一〕书写竞赛:10月7日中午写字每天练时间

竞赛形式:

2、参赛学生使用钢笔或中性水笔书写。

3、每位学生参赛用的纸由学校统一发给。

4、分年级进展。

竞赛内容:自定

1、每班自己初评,选择10个同学的作品送交学校评比。

2、分年级设奖,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5人。

〔二〕书法现场会:10月7日周一下午篇二:中学生硬笔书法竞赛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硬笔书法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并结合高中课程标准对学生素养的要求,发挥书法校本课程写字育人功能,丰富同

学们的生活,给他们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提高高一年级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化素养,从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为浦北中学在实行课标后第一次高考中取得辉煌的成绩打下坚实根底,特进展浦北中学高一年级硬笔书法大赛。

二、组织领导:

组长:黄腾飞副组长:尹胜李灿兰组员:高一级语文备课组全体教师

主要职责:制订竞赛方案,赛前宣传活动目的,发动学生“读好书,书经典,写好字”,组织学生参与竞赛,确定嘉奖对象。

三、竞赛时间:20XX年12月21日〔星期五〕第一节晚自习四、竞赛地点:各班教室

五、参赛对象: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六、竞赛要求和内容:

1、竞赛要求:

①竞赛用纸统一发给,用规定纸完成作品;

②使用黑色钢笔、签字笔书写;

③书写字体:楷书;

④要求书写正确,不能有错别字、不标准的简化字或添字、漏字;

⑤时间要求:在指定时间完成,超时即取消参评资格。各班教师在学生交卷后30分钟内选出参与复选作品到相关负责人处待复选。

2、竞赛内容:《弟子规》中的指定内容。

七、材料预备:书写工具自备,竞赛用纸现场统一供给。八、阶段安排:

1、初选,评委:各班语文教师

做法:每位语文教师从所教班级中选择10篇优秀作品参与复选,6、8、10班选20份。

2、复选,评委:邀请校内爱好书法的教师担当评委,依据状况选择确定一、二、三等奖人数及名单。

3、在校园和网络上展现优秀作品。九、奖项及奖品设置:

特等奖15名,奖精巧笔记本一本,一等奖25名,奖精巧笔记本一本;二等奖35名,奖精巧笔记本一本;三等奖25名,奖精巧笔记本一本。以上各等次奖品价值不同。

十、具体工作安排:

1、制订活动方案:负责人:李灿兰参与人员:高一级语文备课组全体教师

2、评委组织邀请:余海李灿兰

3、统计公布获奖名单:负责人:余海参与人员:陈剑锋吴维恒

4、优秀作品展现:负责人:黄耀强参与人员:石永意钟芳芳钟健

5、申请经费、购置奖品、制作奖品:负责人:李灿兰参与人员:香钦珍张日昱胡容

篇三:书法竞赛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中国书法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绚烂文化和语言文字的宠爱之情,进一步引起学生对书写的高度重视,培育他们正确的书写习惯,引导学生把汉字写得正确、端正、干净、美观,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让学生从小就练就一手好字,受益终生。学校预备进展一次书法竞赛,现将具体要求安排如下:

一、竞赛要求:

1、参赛对象:九年级全体学生。

2、参赛字体:硬笔楷体。

3、参赛要求用钢笔或黑色水笔书写。书写内容由学校统一规定。用学校统一的书写纸书写,一格一字,写标点符号。

作品注明作者的班级和姓名。参赛作品的纸面须干净,无折皱、不卷曲。二、竞赛方式:

1、现场书写。要求全部的作品都必需现场书写。

2、每班选出20份优秀作品参与学校评比

3、竞赛时间:20xx年12月29号课外活动三、评比要求:

1、获奖班级学校将颁发奖状以示鼓舞。

3、优秀作品张贴出来供全校学生赏识学习。四、奖项设置:

竞赛将以班级为单位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对获奖班级进展相应的嘉奖。

篇四:中学学生书法竞赛实施方案

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为动身点。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肯定的速度”,“培育学生宠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的要求,围绕学校“全面进展、共性进展、特色见长”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