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原核生物基因表达及调控.ppt
文件大小:2.27 MB
总页数:7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8
总字数:约8.65千字
文档摘要

(四)抗终止作用ρ因子的作用可以被抗终止因子所抵消,这样,RNA聚合酶便可通过终止子(依赖于ρ因子的)继续转录后面的基因。这种现象称为抗终止作用(anti一termination)。第23页,共7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抗终止作用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见于λ噬菌体的时序控制。λ噬菌体基因在裂解过程中的表达分前早期、晚早期和晚期3个阶段进行,其早期基因与晚期基因以终止子相隔。λ噬菌体侵入敏感细胞,首先借助宿主的RNA聚合酶转录前早期基因,由此获得的表达产物N蛋白是一种抗终止因子,它与RNA聚合酶作用使后者越过左右两个终止子继续转录,实现晚早期基因表达。第24页,共7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25页,共7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原核生物RNA的加工四、SD序列与翻译效率核糖体结合保护降解法:测定mRNA上核糖体起始蛋白质合成的部位。在抑制多肽链伸长的条件下,当翻译起始时,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位点已形成稳定的复合体,于是加入核酸酶使未与核糖体结合的mRNA的区段降解,而有核糖体结合区域则受到保护。第26页,共7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在细菌中受核糖体保护的起始序列约35~40个碱基长,其中包含起始密码子AUG。在起始密码子上游约4~7个核苷酸之前还有一段富含嘌吟的5′…AGGAGG…3′短小序列,它可以与16SrRNA3′端的3′…UCCUCC…5′区段完全互补。mRNA上的这段序列称为ShineDalgarno序列(简称SD序列)。第27页,共7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SD序列与16SrRNA序列互补的程度以及从起始密码子AUG到嘌呤片段的距离也都强烈地影响翻译起始的效率。不同基因的mRNA有不同的SD序列,它们与16SrRNA的结合能力也不同,从而控制着单位时间内翻译过程中起始复合物形成的数目,最终控制着翻译的速度。第28页,共7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的正负调控一、操纵子与操纵子模型操纵子学说/操纵子模型:F.JacobJ.Mond(1960)E.colilacoperon(1965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操纵子:核酸分子上调控基因转录活性的基本单元,由结构基因、操作子(O)和启动子(P)组成。转录、翻译、合成蛋白结合调节蛋白结合RNA聚合酶第29页,共7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promoterstructuralgenesoperator启动基因操纵基因结构基因操纵子(operon)模型第30页,共7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调控(节)蛋白操纵子RNARPOstructuralgenesDNAProtein+正调控(positiveregulation)-负调控(negativeregulation)调控蛋白的作用机制注:R:RegulatorP:PromoterO:Operator正调控系统中的正调控蛋白又被称为无辅基诱导蛋白(apoinducer)负调控系统中的负调控蛋白又被称为阻遏蛋白(repressor)第31页,共7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正调控与负调控调节基因RNA调节蛋白正调节蛋白+操作子结构基因转录、表达基因失活,结构基因不表达(正控制/正调节)负调节蛋白+操作子结构基因转录、表达基因失活,结构基因组成型表达(负控制/负调节)第32页,共7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根据调节蛋白基因突变失活所产生的后果,可分:隐性的组成型表达——负控制系统结构基因处于不可诱导状态——正控制系统根据辅因子(小分子)结合后调控效果,可分:开启调控系统中结构基因的转录活性——诱导关闭调控系统中结构基因的转录活性——阻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