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外科营养与肠内营养临床应用.ppt
文件大小:1.48 MB
总页数:7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8
总字数:约8.79千字
文档摘要

*谷氨酰胺属非必需氨基酸,是体内含量最丰富的氨基酸,约占总游离氨基酸量的50%以上。近年来对G1n的代谢特点和功能有了新的认识,如在严重感染、手术、创伤等应激、分解代谢状态下,机体对G1n的需求远远超过内源性合成的能力,以致细胞内、外G1n水平急骤下降,影响多器官、多系统的代谢,鉴于Gln在上述代谢状态下的重要作用,又将Gln称为“条件必需氨基酸”。第23页,共7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由于近年来对Gln的深入认识,促进了对谷氨酰胺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已有不少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结果提示:肠外营养中补充谷氨酰胺双肽可减轻应激时Gln水平的下降,促进蛋白质合成,防止肠粘膜萎缩和维持肠粘膜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但其长远意义还有待临床验证。第24页,共7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无储备,不能饮食时,可按每日推荐量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有一定的储备,短期禁食者可暂不补充。现有商品化的复合维生素制剂,包括水溶性和脂溶性,均系按每日推荐量配比,每日一支加于静脉输液内,应用方便。第25页,共7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五)微量元素正常饮食或短期TPN时一般不会出现微量元素缺乏。长期TPN时,则应重视微量元素缺乏问题。目前已知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有10余种,对临床较有实际意义的包括锌、铜、铁、硒、铬、锰等。这些元素均参与酶的组成、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上皮生长、创伤愈合等生理过程。现已有复合的微量元素制剂,其含量达到每日推荐量,只需每天一支加入补液中,基本可达到预防微量元素缺乏的目的。第26页,共7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肠外营养支持的并发症及其防治肠外营养不同于肠内营养,属强制性的营养支持手段,不同于正常经口摄食时的生理过程,故更易出现各类并发症。(一)与静脉穿刺置管有关的并发症此类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的病情、体位、穿刺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和导管质量等因素有关。第27页,共7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气胸2.血管神经损伤3.胸导管损伤4.纵隔损伤5.空气栓塞6.心脏损伤7.导管内血栓形成8.导管错位或移位9.静脉内血栓形成10.血栓性静脉炎第28页,共7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感染性并发症与TPN有关的严重的感染性并发症是导管性和肠源性感染。随着肠外营养知识的普及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导管性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率已明显下降,但肠源性感染的临床意义已引起高度重视。1.局部感染2.导管性败血症3.肠源性感染第29页,共7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代谢性并发症1.高血糖高渗性非酮症昏迷2.低血糖休克3.高脂血症及脂肪超载综合征4.氨基酸代谢异常5.电解质紊乱6.肝胆系统损害第30页,共7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消化道并发症长期禁食及TPN治疗可破坏肠道粘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肠粘膜上皮绒毛萎缩,变稀,皱折变平,肠壁变薄,从而使肠道屏障结构受到影响,功能减退,极易导致肠道菌易位而引起肠源性感染。大量的文献报道认为:谷氨酰胺是小肠粘膜细胞的特殊营养物质,它在维持小肠的结构和功能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第31页,共7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五)代谢性骨病长期应用TPN治疗的儿童病儿易发生佝偻病,其中的原因是,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钙和磷,而TPN溶液中所含的钙、磷极有限,远不能满足新生儿代谢的需求,这也许能被临床医生查觉,但维生素D的适量供给常常会被忽略。第32页,共7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五、肠外营养支持的禁忌症(一)无明确治疗目的,或已确定为不可治愈、无复活希望而继续盲目延长治疗者。(二)心血管功能紊乱或严重代谢紊乱期间需要控制或纠正者。(三)病人的胃肠道功能正常或可适应肠内营养者。(四)病人一般情况好、只需短期肠外营养、预计需要的时间少于5天者。(五)原发病需立即进行急诊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