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乳腺粘液腺癌一例原件第1页,共1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史及查体患者女,43岁。因发现左侧乳房肿物一年余来院就诊。查体:左侧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1.5cm×1.0cm,边界尚清,活动度尚可,肿物质地中等,与皮肤无明显粘连。双侧腋下未触及异常肿物。第2页,共1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图片1第3页,共1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图片2第4页,共1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超声检查超声所见:双侧乳腺层次尚清,腺体层菲薄,厚约0.5cm,回声减低、欠均匀。于左乳外上2、3点之间探及一低回声结节,大小约1.4cm×1.3cm×0.6cm,边界尚清,形态尚规则,内部回声欠均,似可见点状强回声,CDFI: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双侧腋下、锁骨上、下区软组织内均未见明显异常肿大淋巴结回声。超声提示:左乳低回声肿物BI-RADSⅢ类纤维腺瘤不除外第5页,共1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活检结果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粘液腺癌。第6页,共1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讨论乳腺粘液腺癌也称粘液样癌或胶样癌,是原发于乳腺的一种很少见的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的1%~3%。通常病程较长,肿瘤生长缓慢,淋巴结转移率低。多数黏液腺癌患者的首发症状是发现可以推动的乳腺包块,触诊为软至中等硬度。临床诊断中,黏液腺癌常因超声影像不典型而容易导致误诊。预后比其他类型乳腺癌为好。正因为该病病程长,肿物多数边界清楚,易误诊为良性肿物。第7页,共1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理病理以肉眼可见的大量细胞外粘液中漂浮簇状增生的细胞为特征,组成细胞簇的细胞小且一致。该病发病年龄跨度比较大,多在33岁-91岁,一般常大于60岁,Norris等报道以高龄和闭经后患者高发。而来自日本国的报道则认为,乳腺粘液腺癌以闭经前和年轻患者多发。因此不同地区之间,个体因素及饮食环境等因素导致发病年龄上可能存在差异。第8页,共1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个人误诊分析总结本例误诊原因有三点:1、患者病程较长,肿物生长缓慢,且患者年龄尚年轻,让我们趋于良性诊断;2、结节本身边界、形态上都倾向良性肿物特点;3、探头频率如果再高一些,扫查再仔细一些,可能就会在结节中探查到部分无回声,并可见多岛样的低回声分布,有助于我们慎重诊断了。第9页,共1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黏液癌分型黏液癌分为纯型和混合型两种类型。纯型黏液癌的主要成分必须是黏液,然后根据细胞多少再分为多细胞和少细胞两种亚型。当肿瘤成分中,存在着另一种癌成分(大多是浸润性导管癌)时即为混合型黏液癌。纯型黏液癌占全部乳腺癌的2%,患者年龄范围大,研究显示,黏液癌患者的平均年龄比常见的浸润性癌高,常大于60岁。第10页,共1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