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标准
演讲人:
日期:
CATALOGUE
目录
02
设计规范体系
01
勘察工作标准
03
技术标准体系
04
质量控制要求
05
技术应用创新
06
成果管理规范
01
PART
勘察工作标准
地质勘察方法分类
遥感勘察
地球化学勘探
地球物理勘探
钻探勘探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地质勘察,包括卫星影像、航空摄影等。
包括重力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地磁勘探等地球物理方法。
研究地球化学特征,如土壤、水系沉积物、水化学等,圈定异常区。
利用钻探机械设备钻取地下岩芯或岩屑,直接了解地质情况。
现场作业安全规范
现场踏勘,合理选择勘察线路,避开危险地段和潜在风险。
踏勘与选线
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网等。
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措施,保障人员安全。
勘察作业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安全防护设施
紧急情况处理
环境保护
勘察数据的定位精度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定位精度
数据采集精度要求
根据勘察阶段和任务要求,合理确定数据采集密度。
数据采集密度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科学处理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数据处理与分析
将勘察成果以图表、报告等形式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
成果表达
02
PART
设计规范体系
设计依据与基础参数
01
设计依据
现行国家、地方及行业标准、规范和规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审批文件;规划、环保、消防、人防等相关部门的批准文件。
02
基础参数
工程勘察报告、测量数据、地质水文资料;工程所在地气象资料;建筑材料性能及规格。
结构方案优化原则
结构体系合理,满足承载力、稳定性及变形要求;抗震、抗风等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
安全性
节约材料、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济性
满足建筑功能要求,保证使用舒适;考虑建筑寿命,方便维修和改造。
适用性
施工图纸标注标准
包括图纸目录、设计说明、总平面图、各专业平面图、剖面图、节点详图等。
图纸内容
尺寸标注清晰准确,符合规范;文字说明简明扼要,易于理解;符号、图例等统一规范。
标注要求
01
02
03
PART
技术标准体系
国家标准强制条款
规定了勘察设计的基本要求、内容、方法和程序,以及勘察设计文件的编制、审批和实施等方面的标准。
规定了建筑结构安全、消防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确保建设工程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在技术标准中明确规定的,必须严格执行的条款,如节能、环保、抗震等方面的标准。
勘察设计规范
建筑安全标准
强制性条文
行业规范适配要求
行业标准
根据行业特点,制定的勘察设计标准,包括专业领域的术语、符号、计算方法等。
01
行业标准配套文件
包括技术指南、图集、手册等,为行业标准的实施提供指导和支持。
02
行业标准的动态更新
随着技术发展和行业变化,及时对行业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03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细化,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企业技术补充细则
细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根据企业自身技术特点和经验,制定的企业内部勘察设计标准,包括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标准等。
企业内部标准
通过技术交流和培训,将企业内部标准推广到行业和市场,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企业标准的推广与应用
04
PART
质量控制要求
过程监督节点设置
勘察设计与施工衔接阶段监督节点
现场交底、设计变更与工程洽商、施工监督与检查。
03
设计方案审查、初步设计审查、施工图设计审查、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
02
设计阶段监督节点
勘察阶段监督节点
勘察大纲评审、现场作业监督检查、原始资料验收。
01
成果验收分级标准
勘察文件完整性、准确性、合规性,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
勘察成果验收标准
设计文件完整性、创新性、实用性,满足工程功能、安全、经济、美观等要求。
设计成果验收标准
勘察与设计成果质量综合评价,包括技术水平、质量等级、经济效益等。
成果综合评价
质量问题追溯机制
质量问题记录
对勘察、设计、施工等各阶段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详细记录。
01
责任追究与整改
对质量问题责任人进行追究,并制定整改措施和方案。
02
成果质量评估
对整改后的成果进行质量评估,确保满足工程质量要求。
03
05
PART
技术应用创新
新型勘察技术应用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地形测绘、地质勘察和环境监测等,提高勘察精度和效率。
应用地震、电法、重力、磁法等多种物理方法,进行地质构造和地下资源的探测。
采用先进的钻探设备和工艺,提高钻探取样质量和效率,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遥感技术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钻探技术
数字化设计工具规范
数字化审图
应用数字化审图系统,对设计图纸进行自动化审查和比对,确保设计符合规范和标准。
03
通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