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杭州城市形态及功能优化的思路和对策.doc
文件大小:253 K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6-08
总字数:约1.02万字
文档摘要

杭州城市形态及功能优化的思路和对策

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功能,是城市开展中的两个重大问题。深入展开对于优化城市形态与城市功能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效率,增强城市对于经济社会开展的推动作用。

一、优化杭州城市形态的主要思路

杭州城市的开展,根据?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1年〕?,以及当前实际,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主城区及三个副城,主城由上城区、下城区、西湖区、拱墅区及江干区西部组成,三个副城即江南城、临平城和下沙,这一主三副,构成2007版杭州城市总体规划所定义的中心城区;第二层次是中间圈层,根据2007版杭州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是六大组团,即塘栖、良渚、余杭、义蓬、瓜沥和临浦;第三层次是腹地,包括富阳、临安、桐庐、建德和淳安5县;第四层次是辐射层,这是超越2007版杭州城市总体规划范畴的一个外围层次,包括紧密辐射层和松散辐射层两个方面。紧密辐射层有海宁的许村区域、德清县包括城关的相当一局部区域,以及诸暨和绍兴县的局部区域等。松散辐射层包括嘉兴、湖州和绍兴三市的大多数区域。

主城是杭州城市的核心。主城与江南城、下沙,以及其它假设干个组团,正日益处于空间紧密相连状态之中,形成了扩展中的主城区的格局。

基于上述状况和分析,且根据杭州的市域空间格局,当前关于杭州城市形态优化的主要思路,可以分为三个层面,1〕主城区蝶形非均衡展开战略,2〕主城区与圈层和腹地之间,强化放射状相连相融,3〕杭州城市与辐射区域的局部地区之间,强化空间融合。

〔一〕杭州城市空间开展的新趋势

国务院2007年批准的?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1年〕?,表述的空间开展思路,是“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开展〞。“城市东扩〞这一句,如果严格按照汉语的语义及其与后面三句的逻辑关系,就是城市只向东扩展,其它三个方向那么不属扩展范畴,且至多也仅是次要扩展方向。

然而,2000年以来,杭州城市除了向东扩展外,向另外三个方向的扩展也非常强劲。向北正在扩展到距武林门17公里的良渚[1],向西正在扩展到距武林门33公里的临安青山湖,向南也已大致扩展到了距武林门26公里的临浦镇。而向东扩展,如果以武林门至下沙为止,那么仅为21公里。假设至大江东码头,那么为50公里,不过大江东是工业平台,严格而言,还不能说是城市扩展。

能够解释实际开展与2007版杭州城市总体规划并不完全吻合状况的,可以有一个说法,这就是向北、西和南三个方向扩展的份量比拟轻,而向东扩展的份量比拟重。然而,南边的滨江区,2021年GDP已达261.1亿元;东边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GDP为291.7亿元,仅比南边的滨江区高11.7%。这就是说,杭州城市向南扩展的份量,与向东扩展的份量,至少就当前而言,差异并不大,如考虑到滨江区正在与萧山城区紧密相连相融,甚至还可以说,杭州城市向南扩展的份量可能还更重一些。

所以,2007版杭州城市总体规划所表述的杭州城市空间开展战略,就当前而言,存在着一个内在矛盾。因为如果纯按文字理解,北、南和西至多只是杭州城市扩展的次要方向。然而如按城市规划上关于“进〞、“开发〞、“开展〞这些词的内涵来理解,那么北、南和西也是可以理解为是主要扩展方向的。所以我们进一步可以认为,当前杭州城市空间开展战略,以及2007版杭州城市总体规划所载明的杭州城市扩展战略,实际是一个多方向均衡扩展的格局。

〔二〕杭州城市空间全方位开展是理性选择的较佳结果

杭州城市空间历来以西湖为中心展开,是国内外少有的风景区在市中心的一座城市。城市空间形态,在城市开展早期,通常较多地受到地形的约束。而当城市开展到一定水平,地形约束将有所弱化,这时,受道路管线最短化,以及出行半径最小化的约束和鼓励,城市扩展具有成为同心圆的内在动力机制。

早期的杭州城区,在钱塘江、西湖、运河及吴山四个主要地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成为以西湖为中心的南北狭长的形态。而在随后开展中,受“同心圆机制〞的约束和鼓励,杭州城区逐渐向东西两侧展开,形成了城市形态优化的开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城市空间扩展,进一步出现了三股不断增强的新的动力。一股是效劳业开展动力,一股是工业开展动力,另一股是房地产开展动力。

杭州的效劳业以工业和风景旅游为依托,主要是在围绕西湖的“7〞字型区域开展,这一区域受需求推进,地价和房价不断上涨。正是在这一格局中,由于级差地租因素的影响,曾经作为杭州经济支柱的工业,不得不逐渐向外搬迁,大批工业用地被逐渐转为商住用地。房地产业那么由于经济快速开展,以及房改的快速推进,开始形成强劲的开展态势。

向东的扩展,最初是工业开展推动。杭州市于1993年开始在下沙建设以工业为主的经济技术开发区,1999年以后开始建设高教园区,进一步强化了向东扩展。

向西的扩展,最初是住宅建设推动。翠苑、古荡一带的商品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