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金色雅园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中国中铁三局集团武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
一期工程工程经理部
2007年11月20日
武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金色雅园站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及原那么
1.1编制依据
1〕本合同段招标文件、设计图纸、说明书。
2〕现场踏勘和标前会及后续补遗文件。
3〕国家以及业主要求的地铁施工标准、标准。
4〕武汉市政府关于地铁施工的法规文件。
5〕我公司多年从事类似工程所积累的施工经验、成熟的施工工艺和科研成果。
6〕我公司现有的施工机械设备及施工技术力量。
1.2编制原那么
根据本公司多年来城市轨道施工经验,制定先进、科学、成熟、有效的施工方案;
充分考虑城市轨道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施工对环境卫生、地面交通及地方带来的不利影响;
满足工期要求,配齐、配全相应设备和劳力,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按照合同文件质量要求,确定质量目标,并制定相应措施,确保质量目标实现;
采用先进和成熟的施工技术和工艺。
将平安放在第一位,所有技术措施、施工方案和现场调度等以确保平安为主,进行编制和指挥。
1.3施组目标
工程质量标准、目标
工程质量标准: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到达优良标准。
工程质量目标:达交通部优质工程标准,争创鲁班奖。
工期目标
开工日期2007年11
平安生产目标
无死亡、重伤事故,轻伤事故控制在3‰内,力争降至最低限度;无机械及重大行车事故;无重大火灾事故;确保交通和施工的平安。
文明施工目标
创天津市“文明工地〞及“文明施工先进单位〞。
环境保护目标
配备相应的环保设施和技术力量,加强施工监测,全面控制施工污染,施工中污水、空气粉尘及噪音指标到达国家环保标准。
1.3施工总体部署及工期目标
本工程合同工期为2004年7月15日至2006年6月15日。历时23个月。经历两个冬季,气候因素给施工造成一定影响。
进场后先进行临建,落实三通一平工作。沿主桥纵向修筑一条顶宽5m的施工便道,与静文公路相连。作为机械、物资进场通道。在主线AK82+700右150m附近建立一座搅拌站,集中搅拌砼。
本桥共有326根钻孔灌注桩,数量多,工程量大。直接影响上部结构施工。因此,方案于2004年至2005年初集中精力施工灌注桩及进行软土地基处理。为2005年工程全面展开创造条件。
2005年为本工程施工顶峰期,完成桥墩、梁部、路基等工程的施工。2006年进入工程尾声,施工桥面系及路基附属工程,准备验交。
1.2编制原那么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范围与内容
武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金色雅园站土建工程工程包括金色雅园站主体及通道、出入口、风道、风亭的建筑、结构。
车站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设折返线,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起讫点里程为:右CK2+782.76~右CK3+316.96,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右CK3+226.457,车站总长534.2m,标准段宽18.5m,站台为10m单柱岛式站台,主体建筑面积为18476m2,出入口通道面积为1538m2,风道(凤亭)面积为
车站近期设置4个独立的出入口及通道,分别位于东、西两侧,以满足进出站客流的通过及疏散要求。并预留4个出入口作为物业开发区的出入口。
风道设置在车站两端,凤亭共四组。
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拟建场区地形平坦,本站地形主要由第四纪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组成,岩性为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粉质粘土粉土粉砂互层、粉砂夹粉土、粉砂、砂类土。
拟建场地地下水有上层滞水和孔隙承压水两种类型。
1〕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人工填土(Qml)层,无统一自由水面,大气降水、地表水和生产、生活用水渗入是其主要的补给来源,勘察期间测得其初见水位埋深为1.0~3.6m,稳定水位埋深为1.2~
2〕孔隙承压水为赋存于I级阶地第四系全新统冲积〔Q4al〕粉质粘土、粉土、粉砂互层土〔(3-4)、(3-5)〕层及局局部布的〔4-1〕粉细砂中弱孔隙承压水,与长江、汉江具有一定的水力联系,其上覆粘性土层及下伏残积土、基岩为相对隔水顶、底板。汉口地区长江I级阶地承压水位标高最高为20.0m左右,承压水头标高年变化幅度在3.0~4.0m之间。拟建场地地下水对砼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拟建地下车站底板最大埋深约地面下15.6m,采用明挖施工,基坑施工时坑底大局部地段揭露承压含水层,施工时必须进行降水或隔渗才能保证施工平安。
2.3结构设计与防水形式
2.3.1结构
车站结构选用内衬墙与围护结构间设置柔性防水层的复合墙,10m站台单柱两跨两层矩形框架结构,标准段结构外包尺寸为18.50×12.61m
车站主体基坑深度标准段约为16.0m,盾构段约为17.4m,采用8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