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2
现代公共空间设计的研究与调查—西安言几又书店室内设计的调查
在学期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迎来了学校的短学期——暑期实践活动。在今年的暑期实践日里,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关于调查研究的相关课程,本期实践报告我将以陕西省西安市的言几又书店设计为调查研究课题。
西安言几又书店的调查分析
著名的阿根廷文豪博尔赫斯曾经说过:“天堂的模样,就是一座图书馆。”其实,对于现代人来说,在忙碌的时代,书店成了一个心灵栖息的殿堂。这不仅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回归。
书店是现代社会重要的文化载体和组成部分,它提供了一个可供大家参与的公共社交空间。今天的书店已不再仅仅提供单一化的书籍售卖服务,也配以相当精致的酒水食品服务、租赁服务、音响制品服务、文化周边产品服务等等不胜枚举。越来越多的书店经营者也越发想要打造一个涵盖书店、咖啡厅、艺术画廊、文创生活馆和创意孵化地为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这说明,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在越来越多的人对阅读的兴趣加深的同时,大家对于书店的诉求和兴趣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毫无疑问的是,西安言几又书店为广大的西安市民带来了一处唯美文艺、调性和质感皆优秀的公共文化空间。
在书店的前期筹备工作当中,特地邀请到了日本设计师池贝知子亲自操刀设计,这也是她在中国的第一个作品。相比之下,书店更多的地方可谓处处是惊喜。书店的整个空间没有走廊以及指示性的既定路线,每踏进一块全新的区域,都会有一个所谓的“giftbox”,收货一份独有的惊喜。当然,随着营业时间的加长,这些giftbox已经被书籍取代了位置,但这种精致巧妙的设计还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此外,言几又·迈科中心店内还隐藏着不少彩蛋,包括书墙、旋转楼梯在内的整个大厅呈现出一种若有若无的镂空通透感,是留白这种中国传统美学表现手法的立体展现。
在一进门的房顶悬挂着一组用纸片和竹条制作而成的艺术品,悬挂在上空,形状似龙,生活形象。这是日本的又一个著名设计师北山善夫耗时100多天,纯手工打造的艺术装置设计,美观大气。
从一楼到二楼,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大厅中央的旋转楼梯,大气、沉稳。上方悬挂着书页造型的吊灯,十分别致,轻巧灵动,深具空间感,灯光宛如一本书随风飘散,给人无限遐想。
在收银台的后侧,是以兵马俑、铜车马、秦公钟为意象的金属装饰墙,展现了浓浓的西安特色,表达了“秦中自古帝王州”的西安底蕴。
进入书店的主体区域,一面硕大的黄色环形浮世绘壁画进入眼球。壁画为日本艺术家鸿崎正武所作,意在传达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担负着连接西洋文化的角色,画面串联各式各样的事物,犹如兵马俑和类似鸟兽图屏风一样的画面,画下文化和历史进行的印象,感官体验随着环形的眼神延绵不断。从制作设计到安装完工均由日本工匠完成,一丝不苟。
这家书店精致到连卫生间都不放过,在通往卫生间的小墙壁上绘制的是鲁迅、莫扎特、李小龙等名人的卡通肖像图,卫生间内的墙体上还印刷着多首诗词歌赋,他们都是来自秦朝、唐朝或明朝的文化瑰宝。
西安言几又·迈科中心店作为言几又所有门店中规格最高的一家,4500平方米的广袤实体空间内拥有了隐藏不同风格美学思想的丰富藏书,多大13万册,主题包括艺术之美、生活之美、哲学之美、文学之美。据介绍,这里70%的书都是进口书籍,很多原版书籍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满足了部分高阶读者的阅读需求。
池贝知子女士崇尚回归生活,把阅读放进生活,和真实的生活对话的理念。事实上,书店的设计也是以大明宫宫殿建筑灵感为来源的。
借由他“就算待上一天也不会厌倦的日常风景”的空间设计理念,再加上多元业态背后的话语体系,成功构造了一个让身心更放松、能体验真我的文化磁场。
言几又·迈科中心店设计人文思想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古今文化汇聚的地方,这个城市的一切似乎都是现代与古代文化的结合,西方与东方文化的结合,是一个交流融合的场所。因此不仅在建筑风格上运用了留白、单独成间的设计理念,更在人文思想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核心构想,让这个书店成为真正令人耳目一新的阅读空间。
除此之外,池贝知子女士和她的团队还将追求时间质量的人们向往的阅读空间和感受文化艺术的空间这两个要素融合在一起,采用了可诱发顾客与书店创意的互动、共同营造理想环境的「宫殿式布局」。如同宫殿,从一个房间步入另一个房间,以符合人性尺度的空间构成,实现「人与人」、「人与书」、「人与空间」的亲和,就像众人喜爱的「家」,给人们归属感。而在这一灵感正是来自西安著名的文化遗产——大明宫。
概念书店的设计特点
1、书店灯光设计
书店灯光的光照强烈程度,应考虑的范围是500lx,至少不能低于400lx,不然,不适宜的灯光强度会使读者用眼疲劳,在短时间内降低阅读效率和兴趣,得不偿失。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