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小区的供配电系统设计.pptx
文件大小:6.42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8
总字数:约2.91千字
文档摘要

小区的供配电系统设计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1

基础设计原则

02

负荷计算与分配

03

设备选型规范

04

配电网络布局

05

安全防护设计

06

运维管理方案

01

基础设计原则

住户用电需求分析

根据住户的用电性质和负荷大小,将用电负荷分为照明、动力、电热等多种类型,并统计每种类型的负荷容量。

根据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和人口密度,计算用电负荷密度,作为供电系统设计的依据。

考虑不同用电设备同时使用的情况,确定负荷同时率,以保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用电负荷分类

用电负荷密度

负荷同时率

供电可靠性标准

供电质量

保证供电电压和频率的稳定,电压波动和频率偏差应在允许范围内。

03

选用高性能、低故障率的电气设备,如干式变压器、断路器、电缆等,提高供电系统的整体可靠性。

02

设备选型

供电方式

选择可靠的供电方式,如环网供电、双电源供电等,确保住户用电的可靠性。

01

节能环保技术要求

节能措施

采用节能型电气设备和技术,如高效节能灯具、节能变压器等,降低电能损耗。

环保要求

在供配电系统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采用低噪音设备、防止电磁污染等。

能源利用

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为小区提供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02

负荷计算与分配

包括电梯、水泵、风机、照明等公共设施用电。

公共用电

包括商铺、会所、办公等场所的用电。

商业用电

01

02

03

04

包括照明、插座、空调、热水器等日常生活用电。

居民用电

如充电桩、备用电源等。

其他特殊用电

用电负荷分类标准

负荷分级计算方法

根据各类用电负荷的密度和面积,计算出总负荷。

根据设备的额定功率和同时使用系数,计算出实际负荷。

根据设备的工作周期和功率因数,计算出等效负荷。

适用于成组设备负荷的计算,通过组合公式得出总负荷。

单位面积法

需要系数法

利用系数法

二项式系数法

预测未来负荷增长趋势,提前规划供电设施。

预留足够的电缆、开关和变压器容量,以满足未来负荷的增长需求。

根据季节性负荷变化,调整供电设备的运行方式。

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未来负荷的扩展和升级。

动态容量预留策略

03

设备选型规范

变压器容量选择依据

负载特性

节能性

负载率

可靠性

根据小区的实际负载特性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变压器容量,避免大马拉小车或容量不足的情况。

合理选择变压器的负载率,既要满足负载需求,又要避免长时间低效运行。

选择低损耗、高效率的变压器,减少能源浪费,降低运行成本。

保证变压器的可靠性,选择具有过载能力强、抗短路能力强等特性的产品。

根据小区的实际需求和负荷情况,选择合理的配电柜结构,如固定式、抽屉式等。

配电柜应配置完善的保护装置,如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漏电保护等,以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

根据用电设备的不同,合理设置配电回路,避免回路过多或过少,保证用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配电柜应设置可靠的接地系统,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配电柜配置方案

配电柜结构

保护装置

配电回路

接地系统

电缆规格匹配标准

根据敷设环境和负载情况,选择合适的电缆类型,如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等。

根据电缆的载流量和短路电流,选择合适的电缆截面,保证电缆的正常运行和过载能力。

电缆敷设应符合相关规定,避免过度弯曲、扭曲、挤压等,以保证电缆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

电缆接头应连接牢固、接触良好、绝缘可靠,避免接头过热、氧化、腐蚀等情况。

电缆类型

电缆截面

电缆敷设

电缆接头

04

配电网络布局

供电路径拓扑结构

结构简单,投资少,但可靠性差,维护困难。

放射式

可靠性高,但投资大,灵活性差。

树干式

可靠性高,投资大,但维护复杂。

环形

可靠性高,但投资和维护成本高。

网孔式

低压线路规划要点

6px

6px

6px

应避免阳光直射、油污腐蚀、机械损伤等不利因素。

线路路径

应采用电缆沟、桥架等敷设方式,确保线路安全可靠。

线路敷设

应根据负载电流和允许电压损失确定,保证线路安全运行。

导线截面

01

03

02

应设置短路保护、过载保护和接地保护等保护措施。

线路保护

04

备用电源类型

可采用发电机、UPS、蓄电池等作为备用电源。

备用电源接入方式

可采用自动或手动切换方式,确保主电源故障时备用电源及时投入。

备用电源容量

应根据实际负载和应急需求确定,保证备用电源能够持续供电一段时间。

备用电源管理

应定期对备用电源进行检查、维护和试验,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备用电源接入方案

05

安全防护设计

防雷接地系统配置

避雷针

在小区的高处安装避雷针,引导雷电向自身放电,从而保护供配电系统。

01

接地系统

建立地下接地系统,将建筑物和供配电系统的金属部分与接地系统连接,防止雷电反击和电气故障。

02

浪涌保护器

安装浪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