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公有制经济;(1)国有经济
国有经济,亦称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一种公有制形式。它是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作用。;(2)集体经济
集体经济,也称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是中国农民在改革开放中自己创造出来的。土地这一基本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集体的土地和其他大型生产资料,经营方式分为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两个层次。;2.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个体经济是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的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
私营经济。私营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公民私人所有,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都是生产资料、劳动成果归个人所有。二者区别在于:个体经济主要依靠自己和家庭从事生产、经营,有的也雇少量工人,但数量少,一般只有一两个;私营经济主要靠雇工从事生产和经营,规模相对较大,设备较先进,生产效率较高。;外资经济。外资经济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吸引外资而建立起来的所有制形式。外资经济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外商投资部分以及外商独资企业。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学习国外企业的管理经验,扩大就业,促进出口,增加财政收入等。;在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力、控制力不断增强的同时,我国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逐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其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都是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为适应市场不断发展的趋势,我国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很快,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公有制经济的活力进一步得到增强。;4.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这一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来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正确道路。;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多种分配方式;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是同个体经济相适应的分配方式。个体劳动者运用自己的生产资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到国家的保护。;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所有者,按照向社会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等,取得相应的报酬,参与收益分配。;在我国现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由此形成以下4种收入形式。
(1)劳动力要素收入,是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
(2)资本要素收入,是指资本所有者凭借其资本所有权,参与他人劳动成果分配取得的收入。;(3)技术、信息要素收入,是指科技工作者、信息工作者凭借提供的新技术和信息资料参与收益分配所取得的收入。
(4)管理要素收入,是指企业管理人才凭借自身的管理才能参与收益分配所取得的收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健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制度。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确立劳动、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有着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