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类型;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这里曾经是中西文化名流荟萃之地,自古以来便以其“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素以“千年不干”著名。;【视频情境:月牙泉】;【活动一】结合材料,小组合作完成以下思考:;【材料1】;一、陆地水体:
是指存在于陆地上的河流水、湖泊水、冰川水、沼泽水、地下水等水体,水量虽然只占全球水储量的3.47%,但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非常巨大。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淡水资源。;;②补给过程:祁连山冰雪融水(山地冰川、积雪融水等)汇入党河、西水沟,形成地表径流,在流经洪积扇时通过下渗形成地下径流,使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在地势较低的洼地溢出补给月牙泉。;①丰水期:当河流水位上升并高于地下水位时,河流补给地下水,把部分河流水暂时储存在地下。
②枯水期:当河流水位下降并低于地下水位时,则地下水补给河流水。;【自主思考】;【知识拓展】;【知识拓展】;潜水流向:;课堂检测
;【知识拓展】;课堂检测;案例:长江与鄱阳湖的相互补给;案例:长江与鄱阳湖的相互补给;;双向补给;;;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党河水库年内各月入库径流量比率);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情景回顾:月牙泉为何曾经“千年不干”?;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月牙泉湖面水位逐年下降,到九十年代末一度露出湖底,面临消失的命运,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
2011年,国务院批准《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2011-2020)》,“月牙泉恢复补水工程”是规划的八大工程之一。2018年7月,补水工程完成建设。记者近日实地采访了解到,补水工程运行3年来,月牙泉水位稳步上升,消瘦的月牙形状日渐丰满,生态恢复工程效益初显。;4.根据材料,从水循环和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月牙泉水位不断降低的原因。
5.根据材料,说明当地政府采取多种方式对月牙泉进行救治的原因。
6.列举当地政府为保护月牙泉可能采取的措施。;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保护月牙泉,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数十年来,一泓沙漠清泉的荣枯消长,考验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为戈壁绿洲绿色发展带来许多思考。;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知识拓展】;【知识拓展】;【知识拓展】;
;【课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