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一中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
历史学科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考古人员在距今5300-4600年的湖北屈家岭遗址发现多组规模庞大、因势而建的水利系统,还在很多红烧土残块中发现稻谷、稻壳痕迹及数量巨大的红陶杯。该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农业生产工具最多。以上考古发现()
A.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
B.反映旧石器时代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
C.证明屈家岭是最早的水稻种植地
D.为研究原始社会的人类活动提供资料
2.春秋时期常见出君、弑君等恶性事件以及贵族据所封采邑聚族造反、武力攻击政敌迫使其出逃等现象,如鲁国自公元前591年以后共有22人次出逃,而到了战国时期这些情况明显减少甚至绝迹。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井田制瓦解导致贵族阶层的消失
B.分封制瓦解强化了周天子权威
C.诸侯争霸战争削弱了诸侯的实力
D.变法运动削弱了贵族的影响力
3.东汉碑刻《邰阳令曹全碑》对察举制的一段记载:“君高祖父敏,举孝廉,武威长史,巴郡朐忍令,张掖居延都尉,曾祖父述,孝廉,谒者,金城长史,夏阳令,蜀郡西部都尉。祖父凤,孝廉,张掖属国都尉丞,右扶风隃麋侯相,金城西部都尉,北地太守。······建宁二年,举孝廉,除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马。”这折射出()
A.官员选拔标准严格统一B.世族借助察举垄断官场
C.豪强势力左右地方选举D.察举制有助于边疆治理
4.表1为部分宋人对当时农田经营状态的记载。这表明宋代()
表1
陶谷《清异录》
汴老囿(菜农)纪生,一俪芘三十口。病笃,呼子孙诫曰:“此二十亩地,便是青铜海也”
杨万里《衢州近城果园》
未到衢州五里时,果林一望蔽江湄。黄柑绿橘深红柿,树树无风缒脱枝
潜说友《成谆临安志》
东西马滕,在余杭门外,土细宜花卉,因人工于种接,都城之花皆取焉
A.坊市制度逐步瓦解
B.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C.官方贸易比较活跃
D.集镇发展并且出现专业分工
5.“摆字龙灯”是清代皇家在陵寝前祭祀祖先的仪式舞蹈。其龙灯形态由龙灯、引龙人和绣球组成。龙灯为主体,主要通过段龙摆字的方式拼出祝福语。引龙人是与龙灯形成互动关系的引逗者。绣球是介于龙灯和引龙人之间的关联道具。据此可知,“摆字龙灯”()
A.体现了满汉民族文化的交融B.适应了市民阶层的审美需要
C.反映了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D.推动了民间艺术的创新发展
6.如图所示为近代中国最大茶叶出口地之一汉口的茶叶贸易中,中国对外国茶叶出口量(单位:吨)的变化情况。据此可推断出()
A.俄国对中国经济的依赖严重B.中国茶叶市场被英俄两国控制
C.中国传统手工业有一定韧性D.英国比俄国的工业竞争力更强
7.毛泽东指出:“那时统治阶级及其帮闲者们的文章和教育,不论它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八股式的,教条式的······如果“五四'时期不反对老八股和老教条主义,中国人民的思想就不能从老八股和老教条主义的束缚下面获得解放,中国就不会有自由独立的希望。”这主要是指五四运动()
A.对专制愚昧思想进行了涤荡
B.冲击了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C.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条件
D.激发了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8.台北新兴书局于20世纪40年代曾出版一本闽南语歌仔册。其文欢呼道:“台湾澎湖爱(闽南语:爱,要也)归宗”“黄金看做赤仁涂,头尾以经(已经也)五十年。到今大汉出头天”“尽忠报国常要紧,同胞心肝却相瓦(相依靠也)”。其背景是()
A.日本全面侵华民族矛盾上升B.开罗宣言规定中国收回国土
C.日本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D.国民政府面临严重统治危机
9.下图为创作于建国初的版画--《愿望》。该画描绘了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正式通车时各界群众参与庆祝的场面,把新中国建设史上难忘的一幕镌刻在了中国版画史上。该版画()
A.表达了人民建设国家的高涨热情
B.体现新中国交通建设的高速发展
C.注重表现作者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D.反映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建设思路
10.如图为1978-2018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变迁图。
(注:城乡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图中1978至1990年城乡收入比的变化反映出()
A.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B.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免征农业税取得成效D.经济改革的渐次推进
11.在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路威看来,“文明,不过是一件百衲衣。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印度、阿拉伯,什么地方的布条子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