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1页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自信给人力量》教案(2课时)
4.1《人要有自信》
科目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下册
题目
《人要有自信》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标
依据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本课对应的内容要求是“认识自信的重要意义,培养自信心,理解个人自信与民族自信的关系”。旨在引导字生从目身成长出发,理解自信品质对个人发展的价值,并将个人自信延伸至民族自信,培养字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材
分析
《人要有自信》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焕发青春活力》中第四课第一框内容。首先,通过探讨自信的含义与作用、培养自信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信,为塑造健全人格、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奠定坚实基础,是学生在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课。同时,学习本课,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度过青春期,对于理解和践行“焕发青春活力”二单元主题有着重要作用。此外,《人要有自信》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积极心态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少年,所以在整本教材中有着重要作用。
学情
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关注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对周围的评价较为敏感。在知识储备上,他们已有一定生活经验,能初步感知自信相关现象,但对自信的内涵、作用及如何培养缺乏系统深入地理解。在心理层面,部分学生因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问题,容易产生自卑、不自信的心理,急需正确引导来树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乐于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这为开展议题式教学提供了有利
第2页共21页
条件。
核心素养目标
道德修养:引导学生认识到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自尊、
自信、自强的道德品质,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法治观念:通过学习自信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明白在追求自信的过程中
要遵守法律法规,如在面对疫情时不谎报、不售卖假冒伪劣口罩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
健全人格:帮助学生了解自信、自负、自卑的区别,引导学生克服自卑
和自负心理,形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格,能够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责任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自信对于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激发
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意识。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自信的含义、表现和作用;自信、自负、自卑的区别;新时
代青少年自信的来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克服自卑和自负心理,树立正确的自
信观;理解自信与成功的关系,避免陷入自信的误区。
教学
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展示名言:在PPT上呈现李白、海伦·凯勒、爱默生等名人关
通过名言导
第3页共21页
于提
自信的名言。
出问题:请学生思考这些名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自信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名言导入】——名言提兴趣,学习更有趣
1
1.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
2.信心是命运的主宰。——海伦。凯勒
3.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
4.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爱因斯坦
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6.人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是不可战胜的。——贝蒂
7.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居里夫人
8.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罗曼·罗兰
以
以上这些名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引导回答: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名言的理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人要有自信。
新课讲授
第4页共21页
环节一:夸夸我自己
1.展示PPT图片:呈现学生在考试前阳光自信的笑容、自信满满的才艺表演、飞行员和航天员自信神态的图片。
2.提出问题: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说说自己的优点与长处有哪些;在生活中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展示自信。
3.组织活动: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每组推选代表进行全班分享。
4.知识归纳: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出——并在PPT上展示。
【笔记落实】1.自信的含义
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肯定,是一个人自身能力的彰显,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