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核心素养视域下音乐的有效性教学.docx
文件大小:40.23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08
总字数:约3.38千字
文档摘要

核心素养视域下音乐的有效性教学

【摘要】随着国内课程改进政策的不断推进,教师应当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音乐核心素养的特点与课程结合,以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为此,本文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的有效性教学,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音乐教学核心素养有效性

我国现阶段正在针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音乐教学核心素养的概念

素养本身是一个包含着知识、文化、能力等在内的动态聚合范畴。传统的音乐教学只是单一地训练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巧,但这种方式无法提升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为此,我国针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理念。这种新式的教学理念,要求音乐教师将实际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还可以让学生了解音乐的本质,提高其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整体的素质水平。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有效性教学理念

大多数音乐教师由于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时,只是让其进行机械性的学习。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真正地理解音乐的特征,也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因此,需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针对音乐的有效性教学进行改革。

(一)规划教学目标,思考有效解决方法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需要把教材的内容跟实际的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因为脱离了教学内容,学生就难以理解相应的音乐知识,也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学目标的改革,应当建立在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要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进行音乐的有效性教学,首先,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音乐知识进行专项培养。音乐知识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教学内容要跟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避免教学脱节。其次,教师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实际上,大部分小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还无法理解音乐中的内涵。因此,只有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最后,教师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每首音乐中都包含着不同的感情基调。学生如果能从音乐中体会其表达的情感,就可以提高审美能力。

(二)提高教师的素养,探究课堂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过于注重相关理论的教学,却忽视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性理解。

而新课改对学生素质方面的培养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小学音乐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针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方面开展教学。实践是学生进行创新的源泉,让学生体会音乐所传递出的情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讨论“音高的强弱关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探讨“音的强像什么,弱又像什么”,可以借助拍打身体的某些部位来模仿或者借用一种打击乐器来模仿音高变化。这样,教师就可以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观察他们的活动情况,了解他们学习任务完成的情况,发现他们的失误,及时扭转小组内学生参与不均衡的情况。小组内的每个学生对音乐的见解以及思维方式,都会相互影响。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在讨论中获得存在感。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学生对音乐探讨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有效性教学方法的制订

传统音乐教学方法过于死板,很难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课堂的整体教学效率较低。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主次,针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重新设计。

(一)提升教学核心素养,上“新”创造实践式的音乐课

传统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只是将相关的音乐知识教给学生。对于这些音乐知识,学生很难有直观的认识和理解,这样的课堂就无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实践。

例如,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通过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其对音乐的整体理解能力。

教师在教学苏少版音乐教材中的《小星星》《夏夜》等歌曲时,可以采用乐画图谱、舞蹈表演等形式带领学生进行创作。如《夏夜》中“do”“mi”“sol”三个音的音高,可以用三只小萤火虫的造型,创设“do”躲在草丛里、“mi”飞在半空中、“sol”停在树梢上的画面,生动形象地利用图谱表现出三个音的音高。通过实践性教学,学生更能接受枯燥的音乐知识并有兴趣主动地思考。

在音乐创作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在教学《小星星》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时,教师一般会创设走楼梯的情境引领学生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