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平面与色彩构成(微课版)课件 项目一:任务3,通过面的构成方法制作图案任务.pptx
文件大小:2.43 M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6-08
总字数:约2.59千字
文档摘要

授课教师:项目一: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任务3:通过面的构成方法制作图案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点、线、面。对这些基本要素及其构成规律的学习是理解视觉元素的起点,三种基本的形态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再加上形的大小、比例、位置、方向、性格、肌理、明暗等元素的参与,更加丰富了画面视觉语言。本项目通过绘制出一张主题插画的实训任务,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的理论知识。教学目标项目导读1、理解平面构成基本元素点、线、面的概念。2、掌握平面构成基本元素点、线、面的视觉特征。3、了解点、线、面的构成规律在平面构成中的重要作用,能够运用点、线、面的构成方法创作相应的图案作品。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理解平面构成基本元素点、线、面的概念。

目录任务描述知识链接1、面的概念2、面的分类与性格3、面的错视觉4、面的构成方法任务实施:用面的相关知识设计一个面的规律构成作品思考与练习:思考点、线、面的构成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表现

01任务描述Part

任务描述根据面的构成理论知识及应用方法,选择一个主题,收集相关图片,并结合面的构成知识,以面为基本元素组织画面进行设计训练。利用面进行的构成设计,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综合性,可用于商业招贴、书籍装帧、产品包装设计等各种平面视觉传达设计中。如图1-38所示,这是利用面的方法设计的系列作品。本任务正是以面为基本元素组织画面进行设计。图?1-38商代晚期青铜器图案

任务要求选择一个主题,收集相关图片,并结合面的构成知识,以面为基本元素组织画面,进行设计训练,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学习热情。(1)目标:需要学生善于观察,对面的形态变化、面的组合变化和面的错视觉进行分析后制作图案。(2)要求:尺寸:10cm×10cm。规模:每组4~12个。制作工具:尺子、铅笔、纸、针管笔等。以面为基本元素组织画面,作品图案设计合理。

02知识链接Part

1.面的概念在几何学里,面是指线的移动轨迹,具有位置、长度和宽度,但没有厚度。在平面构成中,面具有位置、面积和形状,可以在二维平面空间里通过构成的组织方式而产生立体的三维效果。点的集合和线的扩大会形成面,线的集合、放大或闭合也会形成面。在具体的形态里,面通过线的闭合而产生,因而具有线的特征。每个面的形态都是在封闭的情况下产生的。相对点和线来讲,面是平面构成中最大的元素。面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的面。在一个画面里,点、线、面之间可以互相转换,根据设计者的要求改变形态的表现方法,不能一味地给点、线、面固定的界限,而僵化了画面的表现力。知识链接

2.面的分类和性格面呈现出充实、厚重、整体、稳定的视觉效果,不同的面放在一起会产生空间感、韵律感,相对而言,面积较大的面具有前进感,面积较小的面则具有后退感,如图1-39所示。知识链接图1-39面的大小影响空间感受

2.面的分类和性格(1)几何面。几何面表现出规则、明快、单纯、秩序、平稳、理性的视觉特征,如图1-40所示。知识链接图1-40

2.面的分类和性格(2)自由面。自由面表现出柔和、自然且富有生机、生动个性的视觉特征,如图1-41所示。知识链接图1-41

2.面的分类和性格(3)偶然面。偶然面表现出自由、活泼、自然而富有个性的视觉特征,如图1-42所示。自由面与偶然面在标志设计中的案例也非常多见,如图1-43所示。知识链接图1-42图1-43

3.面的错视觉(1)大小的错觉。同样大小的面,由于色彩不同,给人带来大小不同的感觉(图1-44);由于底衬色彩不同,也给人带来大小不同的感觉。同样大小的两个倒三角形,由于环境形象大小不同的对比作用,环境形象小的反而产生更大的感觉(图1-45);反之亦然。同样大小的两个正圆形上下并置,上面的圆形让人感觉稍大。这是因为人在观察事物时,视平线都习惯在中间偏高的位置,导致上面的图形大多都成为视觉中心,所以会产生错觉。按照这个原理,在字体设计时,将数字“8”和字母“B”的上部都设计得略小于下部,这样不但调整了由于错觉视而产生的缺陷,还增强了文字的稳定感(图1-46)。知识链接

3.面的错视觉(2)图与底的错视觉。在图像构成中,部分形态会被直接感知为图形,当人们仔细观察时,原本作为背景的部分逐渐显现为图形,这种交替出现的构成方式称为图底转换。图形在视觉上更为突出,给人以明确的印象,而背景则相对模糊且后退。在画面中,成为主要视觉焦点的形态称为图或图形,而起衬托作用的部分称为底或背景。知识链接图?1-47鲁宾之杯图?1-49达利作品图?1-48图与底

4.面的构成形式面的构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