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2-2024北京初一(下)期末历史汇编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一、选择题
1.(2024北京海淀初一下期末)《东京梦华录》记载:“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如此。”以上材料表现了(???)
A.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 B.宋代丰富的市民生活
C.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 D.元朝发达的中外交通
2.(2024北京第四中学初一下期末)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以下各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2世纪蒙古各部落战争频繁 B.铁木真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
C.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D.宋元时期经济发展促进了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
3.(2024北京延庆初一下期末)盛行于下图中①的文艺表现形式是(???)
A.诗 B.词 C.散曲、杂剧 D.小说
4.(2024北京西城初一下期末)宋朝时重视传统节日,节日的习俗流传至今。下列属于描写中秋节的是(???)
A.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锢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
B.百索、艾花、银样鼓儿……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
C.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
D.九月,都下赏菊有数种,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都人多出郊外登高
5.(2024北京西城初一下期末)史学家王国维说,关汉卿的某部作品是“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这部作品是(???)
A.《窦娥冤》 B.《水浒传》 C.《牡丹亭》 D.《红楼梦》
6.(2023北京东城初一下期末)《资治通鉴》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主持编写这部编年体通史巨著的是(???)
A.司马迁 B.司马懿 C.司马睿 D.司马光
7.(2023北京西城初一下期末)瓦子又叫瓦舍,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瓦子作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8.(2022北京昌平初一下期末)如图所示为元代墓葬出土的杂剧陶俑。这些陶俑是(???)
??
①研究元代杂剧的实物史料②元朝科技成就的重要体现
③元朝手工业发展水平的见证④元朝文娱生活状况的折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23北京通州初一下期末)历史解释是对史实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关于宋元时期的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以后夺取了后周政权
B.南宋初年,岳飞等将领抗金收复了许多失地
C.1206年铁木真完成蒙古草原统一并建立政权
D.辛弃疾的词作提高了宋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0.(2023北京通州初一下期末)《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城汴河“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马、水兽、飞云之状”。2022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发现河道两岸刻有海马、瑞兽、祥云等宋代石刻壁画。这表明(???)
①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文献记载②《东京梦华录》的记载都真实可信
③北宋时期开封文化艺术兴盛④北宋与辽、西夏保持了友好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3北京东城初一下期末)下表①、②处应填写的是(???)
___①___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___②___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该书希望以历史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A.①《史记》②《资治通鉴》 B.①《资治通鉴》②《史记》
C.①《农书》②《梦溪笔谈》 D.①《窦娥冤》②《红楼梦》
12.(2023北京大兴初一下期末)北宋都城开封的夜市十分兴盛,不仅有商业夜市,还有文化娱乐夜市。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统一 B.商品经济发展 C.科技文化繁荣 D.中外交通发展
13.(2022北京昌平初一下期末)《水浒传》中写道:燕青带着李逵在东京城内游玩,来到一热闹处,听得里边既有敲锣表演的,又有说评话(评书)的,李逵定要进去听听。书中的“热闹处”应该是(???)
A.酒肆 B.草市 C.瓦子 D.票号
14.(2022北京延庆初一下期末)《资治通鉴》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主持编写这部编年体通史巨著的是(????)
A.苏轼 B.司马光 C.毕昇 D.范仲淹
15.(2022北京东城初一下期末)《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材料反映了(???)
A.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 B.宋代丰富的市民生活
C.宋代百姓艰辛的劳作 D.元朝忙碌的榷场贸易
16.(2022北京海淀初一下期末)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如图所示资料,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