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2-2024北京七年级(下)期末历史汇编:明朝的统治.docx
文件大小:1.95 M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6-08
总字数:约1.17万字
文档摘要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2-2024北京初一(下)期末历史汇编

明朝的统治

一、选择题

1.(2024北京朝阳初一下期末)如图是明朝青花瓷碗,正中有阿拉伯文,器型为中国传统样式。从该器物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A.当时景德镇已是著名的瓷都 B.明朝中期以后实行海禁政策

C.当时烧制的瓷器主要用于海外贸易 D.明朝与阿拉伯地区有经济文化交往

2.(2024北京朝阳初一下期末)以下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南方地区城市占全国城市数量的比例。这反映出(???)

时期

2年

(西汉)

280年

(西晋)

742年

(唐代)

1102年

(北宋)

1460年

(明代)

比例

26%

48%

59%

57%

63%

A.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B.乡镇地区形成了草市

C.古代人口数量的增加 D.明清政治中心的转移

3.(2024北京海淀初一下期末)下列材料可用于研究明朝强化皇权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4北京西城初一下期末)明中后期,商人在服饰颜色的选择上不再局限于单调的白色,而是选择各种鲜艳明亮的颜色,在服饰面料上也更加注重质感,同时商人还引领了服饰潮流,带动其他人士追求时尚和奢华的服饰。这反映出明中后期(???)

A.政治制度黑暗腐败 B.商品经济发展引起观念变化

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追求奢华成为社会大众风尚

5.(2024北京西城初一下期末)明太祖曾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为此,明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A.在地方上设置通判 B.“杯酒释兵权”

C.由中书省掌管行政 D.废除丞相制度

6.(2024北京西城初一下期末)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隋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设立进士科

②唐朝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③元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④明朝时,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24北京延庆初一下期末)中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如下图所示)。据此推断,这一变革的趋势是(???)

A.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B.监察权力逐渐减弱

C.丞相权力逐渐提高 D.地方权力不断扩大

8.(2024北京第四中学初一下期末)朱元璋要求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以下措施中与此作用相同的是

A.实行分封制 B.确立郡县制度 C.设立锦衣卫 D.实行垦荒政策

9.(2023北京海淀初一下期末)明代学者黄宗羲评论明代科举制度,认为举子们追求应试的学问,“心思耳目,俱用于揣摩剿袭之中”,而有关兵、农、礼乐及“切于民生日用”的实用书籍,却“荡为荒烟野草”。黄宗羲的评论旨在(???)

A.揭露八股取士的弊端 B.强调中央对地方加强管理

C.呼吁政府刊刻实用书籍 D.要求提高知识分子的地位

10.(2023北京西城初一下期末)明朝“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这叙述了明朝强化君主专制的(???)

A.原因 B.举措 C.性质 D.影响

11.(2023北京西城初一下期末)有这样一个故事,明朝国子监宋讷某日独坐生气。第二天上朝时,明太祖问他昨日为何生气,宋讷大吃一惊,如实说了。明太祖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的直接原因是(???)

A.六部分理朝政 B.设立锦衣卫

C.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 D.大兴文字狱

12.(2023北京西城初一下期末)年代尺有助于历史记忆。下列所示年代尺上的“?”处应填入(???)

??

A.蒙古灭金 B.南宋灭亡 C.朱元璋称帝 D.郑成功收复台湾

13.(2023北京昌平初一下期末)“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文中的“我朝”是指(???)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4.(2023北京大兴初一下期末)以下内容可以共同说明(???)??

①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②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③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

A.明朝的建立 B.朱元璋强化皇权

C.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 D.明朝经济的发展

15.(2022北京东城初一下期末)《明太祖实录》记载,朱元璋明确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效率 B.造福子孙 C.加强皇权 D.禁锢思想

16.(2022北京西城初一下期末)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