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2-2024北京初一(下)期末历史汇编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选择题
1.(2022北京房山初一下期末)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共同之处是
A.加强了明朝的对外交往
B.打破了清朝的闭关锁国
C.抗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D.维护了祖国的海疆安全
2.(2022北京西城初一下期末)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民族英雄戚继光的历史功绩是(???)
A.起兵抗元 B.抗击倭寇 C.收复台湾 D.抗击沙俄
3.(2022北京延庆初一下期末)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共同之处是(????)
A.加强了明朝的对外交往 B.维护了祖国的海疆安全
C.抗击了荷兰的侵略 D.打破了清朝的闭关锁国
4.(2023北京朝阳初一下期末)郑和船队拥有强大的战斗力,但并没有到处攻伐。郑和下西洋所到之处都先通好,再通商,用纱罗、彩帛、瓷器等物品与各国进行交易。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
A.抵御了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和扩张 B.航海技术领先于世界
C.增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地区友好往来 D.引进了高产粮食作物
5.(2024北京石景山初一下期末)“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是明朝一位抗倭名将的豪迈诗句。他是(???)
A.成吉思汗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
6.(2022北京门头沟初一下期末)“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教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与这首军歌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霍去病
B.戚继光
C.郑成功
D.邓世昌
7.(2022北京延庆初一下期末)作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他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战争;作为诗人,他写下了“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等壮丽诗篇。这位民族英雄和诗人是
A.岳飞 B.文天祥 C.郑成功 D.戚继光
8.(2022北京延庆初一下期末)“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依靠宝船和友谊留下千古佳话”,这段话中提到的航海家是
A.鉴真 B.玄奘 C.郑和 D.戚继光
9.(2022北京延庆初一下期末)“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①丝绸之路??②鉴真东渡??③郑和下西洋??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2022北京朝阳初一下期末)《纪效新书》是明代著名兵书,所述内容具体实用,既是抗倭中练兵实战的经验总结,也反映了明代作战的特点。这部兵书的作者是
A.徐光启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曹雪芹
11.(2022北京延庆初一下期末)“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文中描绘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
A.郑和下西洋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 D.玄奘西行
12.(2022北京通州初一下期末)以下是某本人物传记的章节目录。据此可知,这本书所写的人物是(???)
……
第二章
第一节初临抗倭前线
第二节守浙东积累经验
第三节募兵创立戚家军
第四节战台州连获胜利
……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
13.(2022北京昌平初一下期末)历史事实是对历史的客观描述,历史观点是对史实的看法。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明朝时,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业的中心
B.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等作物
C.李时珍经过27年的努力,编写出《本草纲目》
D.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
14.(2022北京东城初一下期末)对以下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宋代海船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船上使用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
?????郑和远航绘制的航海图(局部)
郑和的船队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航海技术,能够准确地测定航区、航线和船位,有效地利用季风、海流进行航行。
A.宋代明代造船航海技术领先世界 B.中国古代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C.造船和航海瓦解了中国农业经济 D.清朝对外贸易换取海外奇珍
15.(2023北京大兴初一下期末)据下面《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可知(???)
??
A.郑和船队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航海技术
B.郑和所率的船队,满载着各类物品和大量的金银货币
C.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明朝的地位和威望
D.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16.(2023北京大兴初一下期末)下列与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相关的是(???)
A.王安石变法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郑成功收复台湾
17.(2023北京昌平初一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