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道德经心得感悟.docx
文件大小:13.58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08
总字数:约1.61千字
文档摘要

道德经心得感悟

近几年随着中国的发展,我国已经越来越重视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的精髓,且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省份都将传统文化作为了高考的内容,这无不表明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道德经”则是传承我国道家思想的重要文献,在道德经中诠释了许多人生道理,这一经典作品无疑可以让我们对生活有更好的感悟!

“道德经”原名“老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部举足轻重的经典著作,是我国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道德经”又有“道经”37章,讲述宇宙根本,“德经”44章讲述由“道”而生的道德精神,以及与之相应的修身齐家治国等方略,它是老子对自然万物,对人生,社会等方面进行观察后所做的哲学思考,体现了他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这句话让我想到了当代社会的部分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都越来越浮躁,考虑事情都很片面,不会面面俱到,不明白从多方面考虑问题;并且由于当代人的功利,许多人多只看表面,而不深究。这告诉我们,做事应该不只是注重结果,过程也同样重要。我们只有一心想着通过提高自己的能力来过上更好的生活。对于学生来说,我们要专心学习,不问其他,不看外物如何,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就。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凉山森林火灾,这次火灾让三十多人失去了生命,甚至最小的还只有十八岁,正是青春年少。消防员们,甚至警察等一系列从事危险职业的人们,他们从没畏惧,他们想的只是有些事总得有人做。现代社会中,我们做别人不想做的事,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每一件事。交友时要真诚,答应的事要做到,要遵守承诺,为政者要做事有条有理,要掌握时机,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辩者不善。知者不搏,搏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说明我们做实事必须要有一个度,只有把握好这个度才能更好的处事。且我们在生活中获得了成就时应该自谦,而不是骄傲自满,且作为生命,我们赤条条来赤条条去,功利富贵都是身外之物,我们应该有一个淡然的心,有则满之无则自勉,有些事无需与他人争夺。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这些都说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过于蛮横,要懂得知足,知足常乐,只有容易知足的人才能从小事上寻找快乐,才能让生活处处充满欢乐。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日赊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这章告诉我们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还要善于听听别人的看法,不独断,不自以为是,不自我骄傲,才能过好自己的生活。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赊,是为盗芋。非道也哉!”“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就是说管理国家的人需要有大我的精神,而不能以小我自我为准则。还有,管理者需要有道义,需要提倡节俭,不把钱花在无用的地方,不能只顾自己享乐,而视其他人的苦难于无物。

道德经中包含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我们应该将之用于生活,才能每每从生活中收获,从生活中找到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