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从“尺子”到“镜子”.docx
文件大小:41.32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08
总字数:约3.83千字
文档摘要

从“尺子”到“镜子”

【摘要】南京市天正小学在“适合的教育”办学理念指引下实施“适合学生发展的综合素质评价项目”已有四年,通过正向的引导、正能量的激励、正在成长过程的增值性评价,多措并举不断促进学生的适合发展。本研究基于千余名评价客体从个人叙事的角度反馈的教师评价行为记录,采用质性分析的方法探究归纳学生成长性评价的需求点,帮助教师认识、分析、判断自己的评价行为,从而提升适合的教育评价素养。

【关键词】适合的教育教育评价增值性评价

一、研究缘起

教育的“尺子”,曾作为一种隐义代指传统的评价方式和制度。尺子的功能是度量,即在一个维度上区分事物,所以它对应的是标准化评价,在比较、分辨中强化了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直线式和单一化的评价也忽略了评价的全面性和民主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等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令一线学校“多一把尺子量学生”,进而根治唯分数论顽疾的决心愈加强烈。

南京市天正小学在“适合的教育”办学理念指引下,努力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评价模式。学校自2019年起推行“适合学生发展的综合素质评价项目”,该项目倡导教师借助“能量卡片”这一工具,通过正向的引导、正能量的激励、正在成长过程的增值性评价,不断引发学生自我觉察与正向成长,以评价促进学生的适合发展。该评价项目至今已推行近四年,覆盖四个学段,被评价者为1042名学生。每学年、学期、月度均会进行进阶式的表彰并开展增值性鼓励活动。在本学期初的活动中,学校对一千余名学生进行了特殊形式的问卷调查,以“难忘的一次正评价”为主题,鼓励学生从个人叙事的角度,来呈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回忆教师曾对自己进行评价的原因和方法,对自己成长过程中产生的积极作用。

现回收有效问卷1015份,在问卷分析过程中,有以下强烈感受:首先,作为关键实践主体的教师评价行为与素养如同在“镜子”中产生重新反射一般,真实、生动、具体地在学生叙述的笔下呈现出来;其次,“适合的教育”强调教育要“以生为本”,要紧紧围绕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并满足其需要,本次叙事反馈中学生真实、珍视的被评价要点与渴望被评价的成长需求点进一步得以映射和观照;最后,在从“尺子”式的标准化评价到“镜子”式的综合素养式评价改革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促进不同学生得以适合发展,如何面对学生进行更走心的评价,如何帮助教师认识、分析、判断自己的评价行为,从而更好地承担在适合的教育评价中应尽的责任、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等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探索。

二、基于学生叙事角度审视“适合的教育”评价素养的提升聚焦点

(一)“平面镜”镜像映射出成长需求点

“当我看到我自己被看到,我就在成长。”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科胡特曾提出镜像理论:重视他人对儿童的正向反应、欣喜与评价,反射了自体的价值感,并逐渐内化为自体尊重。这种镜像反应的结果,能促进儿童发展并维持自尊与自我肯定。

在回收到的1015份问卷叙事中,学生从自体角度回忆的教师日常评价关注点有50余种“关键词”,即当学生认为自己有此类表现行为时,会被教师更快速地捕捉到、更积极地赋予评价与表扬。学生的描述存在一些共性观点,是小学阶段学生内心最渴望被关注到的成长需求点,也是教师注重多元正面因素的评价着力点。

通过分析,学生希望被看到的成长关键点有:勇气、认真、积极、正义、勤奋、坚持、细心、担当、责任、诚实、团结、劳动、突破困难、聪明好学、谦虚、乐于助人、守纪、独立、创新、集体荣誉感、振作、克服恐惧、任劳任怨、自觉、坚强、挑战、专注、及时改正、守信誉、整洁、秩序感、文明、友爱、善良、阅读、融入、无私、合作、自信、慎独、应变、补位、知感恩、做模范、不推诿、宽容等。

评价对象都有一种希望自己的学习、品质、成果,甚至心里想法被认可的强烈需求。拒绝一把尺子式千人一面的评价,深入、多维、细致甚至细腻的教师评价行为犹如平面镜更加直观地映射出学生的内心。

(二)“放大镜”镜像凸显出优势闪光点

传统的尺子式的评价侧重关注学科知识,尤其是书本知识理解,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情绪、生活习惯和学习动机,“放大镜”就是通过放大观察面引起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看到学生的自我突破,并加以放大与强化。教师评价应着眼于被评价者的正向反馈,让优点更优、亮点更亮。

放大化可以使教育表象显著,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扬正”,合理地使用教学评价行为,反映、激发并引起学生的强势能力与正能量,从而使学生找到适合自我发展的优势路径。

(三)“望远镜”镜像观望出潜能增值点

众生万象,每个学生的学习品质不同,恒定的难以突破的个性与学习心理更是不同。使用“望远镜”來定位教师评价行为导向,可以帮助学生找到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