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妙绝印第五单元
晚唐五代词印第一课
目录1曲子词的兴起2温庭筠与花间词人3李煜与南唐词人
壹曲子词的兴起
二十世纪初年,敦煌民间词的发现,填补了隋代到中唐时期词史研究的空白。词的起源和燕乐密切相关。唐代教坊曲是隋唐燕乐的典型代表,故词体的形成和唐代教坊曲有非常直接的联系。燕乐兴盛和敦煌曲子词燕乐的兴盛敦煌曲子词的发现两宋妙绝
敦煌曲子词叵耐灵鹊多满(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比(本)拟好心来报喜,谁知锁我在金笼里。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鹊踏枝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菩萨蛮两宋妙绝
敦煌词的价值还在于给我们提供了词在初起状态和民间状态的体式特征。敦煌词有衬字,字数不定,平仄不拘,叶韵不定,咏调名本意者多,曲体曲式丰富多样等特点,都是词体尚未成熟定型的体现。两宋妙绝
早期文人词大约到中唐时期,文人们开始了词的创作。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早期文人词,基本都是中唐文人所作。壹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张志和《渔父》五首其一)贰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唐白居易《忆江南》)叁两宋妙绝
贰温庭筠与花间词人
两宋妙绝温庭筠(约公元812年—公元866年),本名岐,字飞卿,号温钟馗,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中国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其文思敏捷,精通音律,工诗善词,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之称。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花间集》的产生后蜀广政三年(公元940年),赵崇祚选录十八位文人的“诗客曲子词”共五百首,编成《花间集》。《花间集》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温庭筠词温庭筠精通音律,“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他的词把南朝宫体诗的传统引入词中,结合北里倡风,形成绮靡华艳的词风。韦庄词韦庄与温庭筠齐名。他的词亦以写男女之情为多,却不似温词那样含蓄暗示,而是明快直接,直抒胸臆。两宋妙绝
《花间集·序》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辞,用助娇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何止言之不文,所谓秀而不实。有唐已降,率土之滨,家家之香径春风,宁寻越艳;处处之红楼夜月,自锁嫦娥。……因集近来诗客曲子词五百首,分为十卷。以炯粗预知音,辱请命题,仍为序引。……庶使西园英哲,用资羽盖之欢;南国婵娟,休唱《莲舟》之引。两宋妙绝
两宋妙绝雾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菩萨蛮〔唐〕温庭筠
叁李煜与南唐词人
南唐政权孱弱无力,风雨飘摇,岌岌可危,主要的词作者政治地位很高,文化素养深厚,造就了高华闳约的南唐词风。南唐词风及中主李璟词两宋妙绝
两宋妙绝浣溪沙〔南唐〕李璟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冯延巳(公元903年—公元960年),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数为南唐宰相,官终太子太傅。他的词往往不注重具体情事的描写,而重在传达内心的感受,带有明显的抒情性质,常常能引起读者深刻的感受和丰富的联想,内蕴广阔深远。冯延巳词两宋妙绝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鹊踏枝两宋妙绝〔南唐〕冯延巳
李煜(公元937年—公元978年),字重光,世称李后主。他是中主李璟的第六子,二十五岁那年,即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继承南唐王位。南唐后主李煜词两宋妙绝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未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木兰花》)李煜的词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李煜,过着风流奢靡的帝王生活,极尽享乐,其词作多是对他风流帝王生活的叙写。两宋妙绝
李煜的后期词,多以抒情之笔调,写自己沉重悲伤的情感。国破家亡的剧变,使李煜后期词发生显著变化。他将丧家亡国的悲伤和耻辱倾注于词篇当中,写下一首首沉痛悲怆的作品。两宋妙绝
两宋妙绝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