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中华文化与传播》7 生活习俗 PPT课件.pptx
文件大小:8.9 MB
总页数:41 页
更新时间:2025-06-08
总字数:约1.62千字
文档摘要

第七章生活习俗;第一节服饰文化;一、中华服饰的特点;一、中华服饰的特点;一、中华服饰的特点;一、中华服饰的特点;(1)唐代女子服饰:盛世衣装与时世妆;(3)近现代服装代表:改良旗袍与中山装;第二节传统节日;一、春节:辞旧迎新、祈福;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夏季最重要的节日。

端午节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但民间最有影响的说法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最主要的活动是赛龙舟、吃粽子。;三、中秋节:丰收、团圆、赏月、吃月饼;第三节饮食文化;一、中国人的饮食结构;有别于西方的分餐制,普遍采用会食制。

先秦至魏晋:一直实行分餐制

唐代:开始使用高背座椅,但人与人之间也隔着较大的距离

宋代:八仙桌出现以后,围坐在一起进餐;三、中国独有的烹饪技法——“炒”;中国八大菜:川、鲁、苏、粤、湘、徽、浙、闽

西晋张华:

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食水产者,龟蛤螺蚌以为珍味,不觉其腥臊也;食陆畜者,狸兔鼠雀以为珍味,不觉其膻也。有山者采,有水者渔。

——《博物志》;(1)在中国,不管是祭祖供神、国事外交、节日庆典,还是婚丧嫁娶、买卖交易、拜师收徒、拉交情、解纷争,都离不开一个“吃”字。

(2)汉语中有大量包含“吃”字的词语、惯用语。

(3)中国历来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

(4)把食物分为主食、副食,表明了人们心目中饭菜之间地位贵贱、等级高下的差别。;第四节婚姻习俗;一、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婚姻形态;中国的婚姻习俗源自西周的“三书六礼”。

“六礼”:由求婚至完婚的六个环节,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三书”:在“六礼”中所用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亲书。

在中国的婚俗中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活动:拜堂、揭盖头、交杯酒。;(1)从“男尊女卑”到男女平等

(2)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3)吉祥如意的美好寄托

(4)有缘千里来相会;第五节丧葬习俗;土葬、火葬、水葬、塔葬、悬棺葬、天葬等;(1)主要墓葬形式:土穴墓坑、木椁墓、砖室墓;远古时期:自然“薄葬”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丧葬方式日益繁杂,形成了隆丧厚葬的礼仪。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规模宏大的墓室或陵园

丰富奢靡的陪葬物品,甚至以人畜殉葬

隆重的送葬活动

薄葬理论提倡者和实践者:墨子“节葬”、曹操、杨王孙“裸葬”、明教(摩尼教);第六节动物文化;关于十二生肖动物的来源,有很多说法:

远古动物图腾崇拜与天文学中的天象结合的结果

古代华夏族纪年法与少数民族纪年法混合的产物

由天竺引进

尽管说法不一,但都不影响十二生肖的通俗、方便、有趣与实用,所以一直沿用至今,而且出现了关于十二生肖的文学、影视作品,以及年画、雕饰、挂坠、剪纸等实物。;二、龙;凤凰又名丹鸟,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她在古代文化中象征德、礼、义、仁、信五种美德,因此,它的出现被政治家视为仁政的征兆,帝王们都把“凤鸣朝阳”“百鸟朝凤”当成太平盛世的象征。;与龙凤一样,麒麟形象体现了中国古人的“集美”思想,古人将鹿、牛、马等吉祥动物的优点组合起来,赋予了麒麟很高的品格。

;远古时期,人们把龟当作灵物和吉祥物进行崇拜。先秦时期,龟因为长寿而被视为通灵之动物,所以人们喜欢用它来占卜。;第七节植物文化;宋代文学家楼钥:

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题杨补之画》

松、竹、梅因其在寒冬时节仍然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被合称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四君子”的说法源于明朝黄凤池编辑的《梅竹兰菊四谱》,因被明代画家陈继儒题称“四君”,后又称“四君子”。;若教解语应倾国,

任是无情也动人。

——罗隐《牡丹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思考与讨论;思考与讨论;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