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教师:项目三: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及应用任务4:在限定空间内制作密集构成图形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包括发射、渐变、特异、重复、密集、肌理等,本项目通过六个实训任务,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及应用方法。教学目标项目导读1、学习和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发射、渐变、特异、重复、密集、肌理)的理论知识。2、熟练掌握构成基本形式的原理和技法工艺,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创新能力。3、能够发现自然界和人工环境中的构成形式,体会它们的不同变化,增加学生的视觉体验和记忆,从发现自然界和人工环境中的构成形式中得到灵感,转化为自己的构成和设计语言。4、通过实训任务,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及应用方法。
目录任务描述知识链接1、密集构成的概念2、密集构成的形式任务实施:根据密集构成的多种表现形式与方法,在限定的空间内制作密集构成图形。思考与练习:运用密集构成的多种表现形式与方法完成一幅海报设计作品,主题自定,尺寸4开
01任务描述Part
任务描述根据密集构成的理论知识和构成方法,在限定空间形里制作密集构成图形。密集构成是设计中较为常用的一种画面组织手法。密集的图形往往在画面中最疏处或最密处形成构成设计的视觉中心,并赋予画面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张力,常用于平面设计、数字媒体设计、影视视频等设计领域。图3-43、图3-44,都体现了密集构成的表现形式。本任务应用密集构成的特点、方法和形式,在限定空间内制作密集构成图形。图?3-43蒲公英图3-44蜘蛛网
任务描述任务要求:运用密集构成的多种表现形式与方法,在限定的空间内制作密集构成图形。(1)目标:掌握密集构成的知识,熟练运用密集构成的方法和形式制作图形。(2)要求:纸张:8开白卡纸。尺寸:25cm×25cm。制作方式:平面设计软件或手绘。图形有创意、表现力强、上色工整、画面简洁;形象有主次、疏密和对比关系、画面节奏感强。
02知识链接Part
1.密集构成的概念密集构成是指基本形在画面中仿佛受到了某种力量的吸引,从而向一个点或一条边聚集,排列越紧密的地方越容易吸引人们的视线,越容易形成画面的焦点。密集效果的形成要求基本形要有一定的数量,并且面积、体量应该较小,疏密有致地分布在画面中,如图3-45所示。知识链接图?3-45迁徙的大雁
2.密集构成的形式(1)点的密集。将一个或各个点散放在框架之内作为骨骼点,使其成为众多基本形聚拢的起点或终点,然后依托这些点形成不同的运动方式。当只有一个点时,将这种密集构成方式称为单一密集形式;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时,将这种密集构成方式称为复合密集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基本形的排布不能过于规律,否则会使画面呈现出发射构成的效果,如图3-46、图3-47所示。知识链接图?3-46落叶图3-47点的密集
2.密集构成的形式(2)线的密集。在构成画面中设置一条概念性的线,基本形向此线靠拢或聚合,在线的位置上,密集程度最高;越远离线,基本形就越稀疏,密集程度越低。这条概念性的线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可以是一条,也可以是多条。线的密集又分为并列密集式、纵横密集式和交叉密集式三种,如图3-48、图3-49所示。知识链接图?3-48线的密集1图3-49线的密集2
2.密集构成的形式(3)面的密集。在构成画面中设置一个概念性的面(此面可为具象的面,也可为抽象的面),可以由基本形的大量密集而呈现出实的概念性面,也可以是基本形围绕此面的边缘进行密集排列,从而形成虚的概念性面。密集的基本形呈面状分布,形成新的面形,周围排列稀疏,如图3-50所示。知识链接图3-50面的密集2
2.密集构成的形式(4)自由密集。在自由密集的构成画面中,既没有明显的规律,也没有点、线、面或其他骨骼形式的约束,基本形完全是自由散布的,但它们的疏密变化仍呈现出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如图3-51所示。知识链接图3-51自由密集2
03任务实施:根据密集构成的多种表现形式与方法,在限定的空间内制作密集构成图形。Part
(1)首先在8开白卡纸中,绘制一个大小为25cm×25cm的正方形,如图3-52所示。任务实施图?3-52设定绘制区域
(2)确定基本形,思考密集构成组织形式。密集构成可采用具象形、抽象形或几何形等作为基本形。基本形的面积要小、数量要多,才能产生密集的效果。基本形的形状可以是相同的、近似的或渐变的,在大小和方向上可存在变化。密集构成的骨骼常常是无规律的,有时甚至不需要对骨骼进行编排。图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