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美术活动中废旧材料的选择和作用.docx
文件大小:19.14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08
总字数:约3.65千字
文档摘要

美术活动中废旧材料的选择和作用

摘要:纵观过去,包括幼儿的美术活动,大都是传授肤浅的艺术技能为主线,内容主体往往受制于学习技能的需要,势必导致技能的重视和模仿与训练,忽视孩子的感受。而对美的了解是不可避免的会束缚孩子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我们能在生活中摆脱这些废旧材料,如果我们能在我们美术活动中使用这些现成的废旧材料,我们就能大大改善幼儿作品的完成。本文就美术活动为主题研究其中废旧材料和技法媒介的选择运用,其中的教育作用,在“废旧材料”再利用的教学活动中提倡对幼儿进行爱护环境和环保意识的教育,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美术活动;废旧材料;技法媒介

引言:兴趣可以诱导幼儿的学习动机,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些是促进幼儿绘画活动的关键。由于年龄的特点,幼儿只能显示很少的图形。对他们来说,着色是一种游戏,一种通过演奏颜色来表达自己的方式,是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形式。有趣的彩绘活动既要满足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要符合艺术规律,培养良好的人格,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一、美术活动中可利用的废旧材料

在美术活动中,废旧材料的再利用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废物的回收利用”是完全不同的,它的目的是保护环境。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收集的物品。可用于美术活动中的废旧物品:(1)纸品类:旧包装盒、纸头、牙膏盒、挂历纸、旧报纸、旧杂志(2)缝纫用品类:线头、废布料、带子、纽扣(3)塑料类:废旧饮料瓶、塑料板、塑料带、泡沫(4)金属材料类:铁线、铁丝、易拉罐、小零件、磁铁(5)自然资源类:树叶、树根、树皮、稻草、麦秆(6)其他类:蛋壳、贝壳、旧衣服、废旧电线

这些废旧材料都存在自身材质的美感,布料的质地柔软、半透明的玻璃、塑料柔软、精致的金属物。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激发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同时也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二、“废旧材料”在美术活动中的作用

(一)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幼儿在利用“废旧材料”在重新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用我们的双手,还要用想象力来提高和发展思维能力,促进创造力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善于引导,让孩子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使物质在头脑中进行不寻常的巧妙转化,在创造过程中发现美,创造美丁园.浅谈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融入到小班幼儿绘画活动中[J].中国校外教育.2017(29),26-36.。以废旧材料本身为切入点,激发幼儿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这些废旧材料本身就失去了美感,但经过加工后,它们可以制作独特而美丽的艺术作品。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蛋壳一样,很多小孩子都看过蛋壳,但是很少有孩子会注意蛋壳,因为蛋壳是毫无价值的,但是一些孩子收集这些蛋壳,然后根据蛋壳的形状和颜色设计蛋壳画,使没有用的蛋壳变成有用的物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掘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活动内容要贴近生活实际,引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了解造型美和材料美孙丽莎.浅谈中班“趣味折纸”[J].中国校外教育.2015(29),44-51.。

丁园.浅谈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融入到小班幼儿绘画活动中[J].中国校外教育.2017(29),26-36.

孙丽莎.浅谈中班“趣味折纸”[J].中国校外教育.2015(29),44-51.

(二)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通过动手操作,可以有效地刺激孩子的大脑发育,最终达到独创性的目的。曾经有一个著名的教学学家说过,要“从做中学”,强调的就是动手能力。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看,让幼儿“从做中学”更有利于幼儿的学习,在趣味彩画中,孩子的学习动机、兴趣、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都会得到极大的发展。“废旧材料”的设计是一门重视实践活动的美术课程,主要是对动手能力的培养。孩子们学习方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后,就可以将废旧材料设计出不一样的作品。幼儿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提高自己利用废旧材料进行重新组装的能力。

(三)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可以选择越来越多的产品,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垃圾,就会有很多垃圾被丢弃,但是这些废弃的旧材料并不是没有用的,它们可以回收利用和进行改造。在这个时代,人们的责任是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要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并且要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利用“废旧材料”再设计的活动,这活动让幼儿从小就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幼儿在创作的过程中能看到废弃物品的另一面,也可以通过改造而获得一个新的发现,并不是所有“废旧材料”都是没有用的王丽雪.幼儿园中班幼儿美术素养培养方案设计及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7(29),185-191.

王丽雪.幼儿园中班幼儿美术素养培养方案设计及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7(29),18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