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教师:项目三: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及应用任务6:利用平面设计软件进行肌理效果的模拟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包括发射、渐变、特异、重复、密集、肌理等,本项目通过六个实训任务,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及应用方法。教学目标项目导读1、学习和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发射、渐变、特异、重复、密集、肌理)的理论知识。2、熟练掌握构成基本形式的原理和技法工艺,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创新能力。3、能够发现自然界和人工环境中的构成形式,体会它们的不同变化,增加学生的视觉体验和记忆,从发现自然界和人工环境中的构成形式中得到灵感,转化为自己的构成和设计语言。4、通过实训任务,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及应用方法。
目录任务描述知识链接:1、肌理的概念2、材料和肌理3、常用的肌理制作方法任务实施:利用平面设计软件进行肌理效果的模拟思考与练习:制作肌理构成作品
01任务描述Part
任务描述利用平面设计软件的各种滤镜和图像处理功能,对图像进行分割,对各个部分进行材质和肌理的填充和变化处理,实现对比与和谐等形式美的效果。在创意平面设计中经常运用肌理构成,其是提高设计表现力的一种技法,如图3-70所示。本任务运用肌理构成表达人对设计物表面纹理特征的感受的特性,利用平面设计软件进行肌理效果的模拟。图?3-70海报设计
任务描述任务要求:需要学生善于利用平面设计软件进行肌理模拟,突出其表现美感。(1)目标:掌握肌理的知识,熟练运用平面设计软件完成肌理模拟。(2)要求:尺寸:版面自定。制作工具:平面设计软件。了解肌理构成种类、材料以及制作方法,运用肌理效果,结合分割构成原理并加以应用。
02知识链接Part
1.肌理的概念“肌”—皮肤,“理”—纹理、质地。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即各种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粗糙平滑的纹理变化。肌理构成是将不同物质表面的肌理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构成设计。肌理构成是一种技法构成,注重制作手段,随意性很大,注重变化、注重美感。知识链接
1.肌理的概念肌理效果的应用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采用压印法在陶器的表面形成绳纹等纹理进行装饰,如图3-71所示。汉代的画像砖和瓦当上也有草绳纹样出现,如图3-72所示,这些都说明了不同时期人们对于肌理形态和不同材质的认识和利用。肌理同点、线、面一样具有造型和表达情感的功能。知识链接图?3-71印纹陶器图?3-72汉代画像砖
2.材料和肌理(1)自然材料。自然界是一个丰富的材料库,包含树叶、石头、木材、毛皮、水、冰、泥土等多种材料,如图3-73~图3-77所示。当然每种材料在不同的状态下有各种变化的形态,每个类别中又包含万千上万种具体的形态。知识链接
2.材料和肌理(2)人工材料。自然界中的材料经过加工和处理,形成了丰富多样的人造材料和物品库。泥土经过煅烧等工艺,变成了陶、瓷、水泥;木头经过简单加工后成为各种生活用品、建筑材料,又或是纸张。各种布料的质地、厚薄都会产生质感的变化,如图3-78所示。知识链接图?3-78纺织布料
2.材料和肌理(3)绘画材料。无论哪种绘画形式都要用到特定的材料和工具,宣纸、毛笔、油画颜料、丙烯、炭笔、喷枪都有各自的表现效果,如图3-79、图3-80所示。绘画颜料的厚薄、笔触的缓急都使画面产生肌理变化;笔墨落在宣纸上,产生干、湿、润、枯的质感变化,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表现。知识链接图3-79油画图3-80炭笔绘画
3.常用的肌理制作方法(1)绘写法。可以用手直接在平面上描绘细致的肌理花纹,也可以采用工具辅助描绘。绘写的肌理有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如图3-81所示。知识链接图3-81绘画作品
3.常用的肌理制作方法(2)拓印法。将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涂上颜料,用纸覆盖其上,均匀地按压,纹样将被印在纸上,如图3-82所示。做拓印的材料有玻璃、木板、胶合板、塑料板、布料、纸张、石板、铁板等。知识链接图3-82拓印法
3.常用的肌理制作方法(3)喷绘法。喷绘法是采用特制喷笔绘出具有渲染、柔润效果的装饰造型手法。其特点是层次分明、制作精致、肌理细腻,给人以清新悦目、精致细腻的美感,如图3-83所示。喷绘法可使用专门的喷笔,绘制效果细腻柔和、变化微妙,也可以使用牙刷等有弹性的刷子,将颜料蘸到刷子上,用手指弹拨,将颜料弹到画面上,通过手指的力度控制喷点的精细度和密度,可产生一种喷洒的肌理效果。在喷绘时,要制作一些纸蒙板,将不喷色的部分沿纹样轮廓遮挡起来,然后一遍遍、一层层地喷绘,直到效果满意。知识链接图3-83
3.常用的肌理制作方法(4)渲染法。渲染法又称水色法。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