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辅警考试题库2025(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A.公民
B.人民
C.工人阶级
D.工农联盟
答案: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下列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种类的是()。
A.警告
B.罚款
C.行政拘留
D.吊销营业执照
答案:D。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吊销营业执照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种类。
3.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的时间是()。
A.拘留后的3日以内
B.拘留后的7日以内
C.拘留后的10日以内
D.拘留后的15日以内
答案:A。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4.下列关于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前,应当命令在场无关人员躲避
B.人民警察依照规定使用警械和武器,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给予补偿
C.人民警察可以使用约束性警械制服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人员
D.人民警察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可以采取强制手段
答案:C。约束性警械是对违法犯罪分子使用的限制人身自由的警械,不能用于制服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人员,主要用于对违法犯罪分子进行约束,防止其脱逃、行凶等。
5.辅警在协助民警开展工作时,遇到群众不配合,应该()。
A.立即使用强制手段
B.与群众争吵,要求其配合
C.耐心解释,争取群众理解
D.直接离开现场
答案:C。辅警在协助民警工作遇到群众不配合时,应耐心解释相关政策和工作要求,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而不是使用强制手段、与群众争吵或直接离开现场。
6.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A.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
B.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秩序
C.在自己家中大声播放音乐
D.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
答案:C。在自己家中大声播放音乐一般不构成扰乱公共秩序,扰乱公共秩序主要是指在公共场合或对公共事务造成干扰的行为。
7.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
A.15日
B.30日
C.60日
D.90日
答案:B。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
8.下列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
A.盗窃
B.诈骗
C.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
D.故意损毁公私财物
答案:C。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盗窃、诈骗、故意损毁公私财物主要侵犯的是财产权利。
9.辅警在巡逻过程中发现可疑人员,首先应该()。
A.直接上前盘问
B.观察其行为举止,保持安全距离
C.立即呼叫支援
D.对其进行搜身
答案:B。辅警发现可疑人员时,应先观察其行为举止,保持安全距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再进一步采取措施,而不是直接上前盘问、呼叫支援或搜身。
10.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答案:B。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辅警应当履行的义务包括()。
A.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安机关的规章制度
B.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D.服从公安机关管理,听从人民警察指挥
答案:ABCD。以上选项均是辅警应当履行的义务。
2.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原则包括()。
A.以事实为依据原则
B.过罚相当原则
C.公开、公正原则
D.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答案:ABCD。治安管理处罚适用时需遵循以事实为依据、过罚相当、公开公正以及尊重和保障人权等原则。
3.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必须()。
A.重证据
B.重调查研究
C.不轻信口供
D.严禁刑讯逼供
答案:ABCD。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要遵循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严禁刑讯逼供的原则。
4.辅警在协助民警执行任务时,遇到下列哪些情况应当立即报告()。
A.发现重大违法犯罪线索
B.遇到暴力抗拒执法的情况
C.群众对执法行为提出质疑
D.发生交通事故
答案:ABD。发现重大违法犯罪线索、遇到暴力抗拒执法情况以及发生交通事故等都需要立即报告,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