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小学生日常卫生管理.pptx
文件大小:4.81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08
总字数:约2.52千字
文档摘要

小学生日常卫生管理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责任分工机制

01

基础卫生规范

03

工具使用指导

04

习惯培养策略

05

家校协同管理

06

激励评价体系

01

PART

基础卫生规范

个人清洁基本要求

6px

6px

6px

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特别是在上厕所、就餐和玩耍后。

洗手

穿着整洁的衣服和袜子,每天更换干净的衣物。

衣物整洁

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口腔卫生

01

03

02

定期清洗和消毒个人用品,如毛巾、手帕和餐具。

个人用品

04

班级环境维护标准

教室卫生

每天打扫教室,清理垃圾和灰尘,保持桌面和地面清洁。

01

空气流通

保持教室通风,定期开窗通风,防止空气污染。

02

采光与照明

保持充足的自然采光和适宜的照明条件,预防近视和眼疲劳。

03

噪音控制

避免噪音干扰,保持安静的学习环境。

04

公共卫生区域划分

厕所卫生

走廊和楼梯

操场和体育设施

垃圾处理

定期打扫厕所,保持马桶和洗手池清洁,防止细菌传播。

保持走廊和楼梯畅通无阻,定期清扫和拖地,避免灰尘积聚。

定期检查和维护操场和体育设施,确保其安全和清洁。

设置垃圾桶并及时清理,避免垃圾堆积和异味扩散。

02

PART

责任分工机制

值日生轮换表设置

制定值日表,每个学生轮流负责卫生打扫,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卫生值日中。

轮流负责

根据班级人数和卫生区域,合理分配值日任务,避免任务过重或过轻。

合理分配

将值日表公布在教室显眼位置,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确保每个学生都按时完成值日任务。

公布与监督

卫生岗位职责说明

6px

6px

6px

负责清扫地面,包括教室、走廊和楼梯等区域,确保地面无垃圾、无灰尘。

地面清洁

负责擦拭黑板和讲台,确保黑板清晰、讲台整洁。

黑板与讲台

负责整理教室内桌椅,确保桌椅整齐、摆放有序。

桌椅摆放

01

03

02

负责清理垃圾桶,及时将垃圾倒入学校指定的垃圾堆放点。

垃圾处理

04

小组协作检查流程

小组分工

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设组长,负责带领组员进行卫生检查。

01

互相检查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检查卫生情况,确保每个角落都得到清理。

02

反馈与整改

小组组长将检查结果反馈给班主任,对存在问题的区域进行整改,直至达到卫生标准。

03

03

PART

工具使用指导

扫除工具操作示范

握稳扫把,用扫把头轻轻贴住地面,将垃圾和灰尘扫到一堆,再扫入簸箕。

扫把

拖把

抹布

拖把要拧干,避免过多的水分,拖地时呈S形拖拭,保持地面干净。

用抹布擦拭桌椅和黑板,注意抹布的干净,不要擦拭灰尘后再擦拭其他物品。

消毒用品安全规范

消毒液

使用消毒液时要佩戴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吸入气体,按照说明书稀释后使用。

喷雾器

消毒湿巾

将消毒液倒入喷雾器内,摇晃均匀后喷洒在需要消毒的物品表面,放置一段时间后再用清水擦拭。

使用消毒湿巾擦拭物品表面,注意擦拭的全面性,不要遗漏重要部位。

1

2

3

垃圾分类投放方法

如纸张、塑料瓶、易拉罐等,应投放到可回收物垃圾桶内。

可回收物

如剩饭剩菜、果皮等,应投放到湿垃圾桶内,注意袋口扎紧,避免泄漏。

湿垃圾

如废电池、废荧光灯管、过期药品等,应投放到有害垃圾桶内。

有害垃圾

01

03

02

如尘土、砖瓦、陶瓷等,应投放到干垃圾桶内。

干垃圾

04

04

PART

习惯培养策略

晨间卫生检查制度

包括头发梳理、面部清洁、红领巾佩戴等。

检查学生个人卫生

检查课桌、椅子、地面等卫生情况,确保教室整洁。

检查班级卫生

确保书包、文具等摆放整齐,避免杂乱无序。

督促学生整理个人物品

七步洗手法实践

湿润双手

用流动水将双手淋湿,涂抹适量肥皂或洗手液。

01

搓洗双手

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搓洗双手,包括掌心、手背、指缝等各个部位。

02

冲洗干净

用流动水将双手冲洗干净,确保无肥皂残留。

03

干燥双手

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避免细菌滋生。

04

定期剪指甲提醒

每周检查一次指甲长度,及时修剪过长指甲。

定期检查指甲长度

培养剪指甲习惯

强调指甲卫生

鼓励学生自觉养成定期剪指甲的良好习惯。

提醒学生注意指甲卫生,避免用脏手触摸口鼻等敏感部位。

05

PART

家校协同管理

家长会卫生教育要点

传染病预防

介绍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醒家长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

03

向家长介绍如何在家进行卫生管理,如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家居清洁、垃圾分类等。

02

家庭卫生管理

强调个人卫生习惯

向家长介绍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包括勤洗手、戴口罩、咳嗽礼仪等。

01

记录孩子每天的个人卫生情况,如洗手、洗脸、口腔卫生等。

卫生情况记录

记录孩子的健康状况,包括体温、是否有不适症状等。

健康状况记录

家长可以反馈孩子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状况,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反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