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乐考,玩学共赢”
【摘要】低年级无纸化测评是时代所需,也是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所需。“游园乐考,玩学共赢”从“知识、技能、素养”的视角为低年级学生量身定制了无纸化测评方案。通过模块化、情境化、游戏化、多学科融合的形式,用等级和称号全面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低年级开展无纸化测评提供了研究的范例。
【关键词】“双减”政策无纸化测评“乐考”
2021年以来,“双减”政策落地带动了一系列教学与评价改革。教育部明确提出“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在无纸化测评的设计与实施中,如何贯彻“双减”精神,从儿童立场出发,指向儿童成长,同时落实课程目标,了解学科素养的达成情况,已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课题。笔者所在学校——扬州大学教科院附属杨庙小学从“知识、技能、素养”的视角来设计无纸化测评方案,探索了“游园乐考,玩学共赢”的评价方式,促进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概括起来就是“四有”。
一、设计有“纲”
(一)设计顶层目标
学校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反复酝酿,并借鉴其他优秀学校的经验,制订了详细的测评方案和操作手册。经过探索,将测评总目标定位为“看见每个儿童的成长”,以此为中心,设立了“夯实学科基础、传承优秀文化、增强思维能力、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五个子目标。为了突出操作性,学校将“五位一中心”的目标细化到测评内容、准备工作、活动规则、测评方法、评价标准等。同时,学校还组建了一支由教师团队、家长志愿者、伙伴团队、其他学科教师后援团共同组成的测评团队,借助共同体的力量,真正实现对每个学生的综合评价。
(二)确定测评任务
结合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学校基于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梳理了各个学科的知识理解点、技能应用点、能力表现点,从学科核心素养出发,在主题情境中将学科知识、能力的考核融合在一起,开发立体式的测评内容。如2022年是虎年,学校选择了“小萌虎欢乐扬州行”这个儿童喜欢的主题,将学科知识的模块设计成十个学生熟悉的场景,考查的测评内容都围绕这十个场景展开,如“瘦西湖小导游”考查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东关街讲故事”考查学生的词语运用、积累情况;“大明寺巧算能手”测评学生的计算素养、问题转化能力;“高铁站拼图”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观念。一个个富有情境的项目,能充分考查学生的素养达成度。
(三)研制测评量规
相比于传统的纸笔测验,无纸化测评如何对学生在完成测评任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水平、能力状态、情感倾向等进行科学刻画和评判,成为新的挑战。“游园乐考”以星级评定代替了传统的考试分数,不再指向甄别和选拔,而是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在单个项目的设计上,学校以“评星”的方式对每个任务中学生不同的表现水平进行了定量、定性刻画。在学科评价上,用“小能人”“小强手”“小达人”“铜星少年”“银星少年”“金星少年”的称号描述学生的综合水平,这样的标准一目了然,便于教师考量和操作。
二、形式“有趣”
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进行测评,可以消除紧张,产生期待,激发主动参与的兴趣。“游园乐考”活动紧贴学生的心理特点,紧扣“趣”,实现测评的“游戲化、生活化、综合化”,用“大主题、大情境”来统领整个测评。
(一)喜庆的氛围
活动前,学校对各个教室进行了布置,按功能划分了考评区、候考区、展示区,装饰了气球、灯笼、拉花、彩带……充满了新年的味道。考官由教师、家长、学生共同组成,考官们也要戴上红围巾和头饰。学生们穿上喜庆的衣服,戴上可爱的小老虎头饰,化身为一个个“小萌虎”参与到闯关游戏中,他们手拿“学习护照”,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穿越拱门,从各个场景中闯关,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智慧地解决各种闯关难题。
(二)隆重的仪式
闯关开始前,先举行隆重的总动员仪式。一曲“新年好,福气要来到”的欢乐开场舞拉开了本次“游园乐考”的序幕,高年级学生助力加油,教师给学生送“福”,学生集体跳起欢快的舞蹈,和谐的氛围营造出满满的仪式感。测评时,教师郑重地在护照上盖章,会给学生莫大的鼓舞。测评后组织引导学生总结、回顾、展望,并且为学生颁发相应的荣誉证书,赋能学生素养发展。这些仪式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主动思考,快乐参与,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三)趣味的游戏
在闯关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选题,如转盘、骰子、竹签、电脑摇号等。每一站,考官们举牌给出笑脸和哭脸进行评价,盖上相应的星星,同时根据测评的结果给学生发放不同面值的红包。闯关结束,学生可以凭游园闯关得来的红包,换取自己喜欢的“年货”,还可以打保龄球、玩大转盘、参加刮刮乐、吃棉花糖……学生带着满满的收获结束游园活动,校园中留下了他们快乐的身影。
三、内容有“料”
学校无纸化测评的内容从传承文化、锻炼思维、言语表达、创新实践等多方面选取,进而对各学科的核心知识进行多元组合、相机拓展,让学生耳目一新。
(一)融通化的测评主题
“游园乐考”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