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2
机电汽车系汽车组授课教案
学年第一学期
课题
(章节篇目)
A-1汽车电器系统认识
计划课时
2
课型
一体化
授课时间
(周次)
1周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认识汽车电器系统的组成。
技能目标
(1)能述说出汽车电器系统的特点。
(2)能分析常用汽车电路的特点。
素养目标(含思政目标)
(1)养成勤勉踏实的学习作风,养成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
(2)培养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
(3)培养学好专业为人民服务,为当地经济发展作贡献的政治思想。
学
情
分
析
教学对象是19汽修班学生,学生学习基础较扎实,学习积极性较高。学生已学习了电工基础、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的一些内容,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但学生理论学习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还有一定难度,在实训中有一定的盲目性。教学过程将按同组异质进行分组学习,学习小组完全可以在自主探究中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最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合作学习与分析能力的提升,以及对检测方法及规范操作的要点指导。
教学重点
及解决措施
1.能述说出汽车电器系统的特点。
教学难点
及解决措施
2.能分析常用汽车电路的特点。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方法
一体化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汽车由哪些系统组成?
新授:
◆汽车电气设备的构成
汽车电气设备按照功能划分,包括电源系统、点火系统、起动系统、照明信号系统、仪表系统和辅助电气装置等电气系统。汽车电气设备各系统的功能如下:
(一)电源系统
电源系统(如图A-1-1)由发电机和蓄电池两个电源构成,为汽车用电设备提供电能。发电机是由汽车发动机带动,附有电压调节装置等,以保证充电电压稳定,传统的发电机为直流发电机,现在大都使用硅整流交流发电机。
图A-1-1汽车电源系统示意图
(二)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图A-1-2)的功用是按照各缸工作顺序,定时地供给火花塞足够高的电压(大约5000~30000V),使火花塞产生高压电火花,点燃燃烧室内的压缩可燃混合气。
图A-1-2点火系统示意图
(三)起动系统
使发动机由静止状态过渡到工作状态,必须先用外力转动发动机的曲轴,使发动机自行运转,工作循环自动进行。完成起动过程所需的装置,称为发动机的起动系统(图A-1-3)。起动系统的功用是通过起动机将蓄电池的电能转换成机械能,起动发动机运转。
图A-1-3启动系统示意图
(四)照明信号系统
照明信号系统(图A-1-4)是汽车夜间行驶必不可少的照明设备,为了提高汽车的行驶速度确保夜间行车安全,汽车上装有多种照明设备。汽车照明灯根据安装位置和用途不同,一般可分为外部照明装置和内部照明装置。
信号系统主要通过声、光信号向环境发出有关车辆运行状况或状态的信息,保证安全。信号灯也分为外信号灯和内信号灯,外信号灯指转向指示灯、制动灯、尾灯、示宽灯、倒车灯;内信号灯泛指仪表板的指示灯,主要有转向、机油压力、充电、制动、关门提示等仪表指示灯。
图A-1-4照明信号系统示意图
(五)仪表系统
仪表系统的功用是显示汽车各部分的工作情况,使驾驶员能够随时了解汽车运行的各种状况,及时发现和排除汽车存在的潜在故障。
汽车仪表有指示蓄电池充放电的电流表、指示燃油箱中储存油量的油量表、指示发动机转速和工作时间的发动机转速表、指示发动机工作时润滑系统工作状况的机油压力表、指示发动机冷却水工作温度的水温表、指示气压制动系统气压的气压表、指示行驶速度和里程的车速里程表等。
(六)辅助电气装置
汽车辅助电气装置可以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及安全性,包括空调系统、雨刮系统、音响系统、电动门窗系统、电动座椅系统、电动后视镜系统等。
二、汽车电器设备的特点
(一)双电源
汽车上的双电源指的是交流发电机和蓄电池。蓄电池是辅助电源,在汽车未运转时向有关电气设备供电;交流发电机是主电源,当发动机运转到一定转速后,交流发电机转速达到规定的发电转速,开始向有关电气设备供电,同时对蓄电池进行充电。两者互补可以有效地使用电设备在不同的情况下都能正常的工作,同时延长了蓄电池的供电时间。
(二)并联单线
汽车上的电源和所有的电气设备均采用并联方式,即它们正常工作时的电压相同,当个别电气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时又不影响其他电气设备,每个用电设备都由各自串联在其支路中的专用开关控制,互不产生干扰;汽车单线制指的是在汽车电子系统中从\t/item/%E5%8D%95%E7%BA%BF%E5%88%B6/_blank电源到用电设备只用一根导线相连,而用汽车\t/item/%E5%8D%95%E7%BA%BF%E5%88%B6/_blank底盘、发动机等金属机体作为另一公用导线。由于单线制节省导线,线路简化清晰,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