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贵州黄果树新城商业中心项目建议书技术部分.doc
文件大小:2.97 MB
总页数:24 页
更新时间:2025-06-08
总字数:约1.19万字
文档摘要

?黄果树新城工程建议书?

技术局部

目录

TOC\o1-3\h\z\u

一、 工程开展背景分析 3

〔一〕“多彩贵州〞——渐入佳境的贵州旅游 3

〔二〕贵州旅游经济特区——安顺黄果树新城 4

二、对本工程的总体判断 5

〔一〕处于黄果树新城核心商业中心,区位条件极佳 5

〔二〕年均400万游客,提供了本工程的根底消费客源 5

〔三〕景区现有商业的两面性,为工程开展带来一定机遇 6

〔四〕黄果树新城未来的产业地位提升、升级所带来的时机,也是本工程所需考虑的必要因素 6

三、对黄果树民俗文化的梳理——布依、苗族共存的民族文化 7

四、本工程开发需要解决的问题 7

五、本工程开发的概念设想 8

〔一〕以古镇休闲聚落开发模式,打造黄果树新城特色商业文化名片 9

〔二〕构建满足多重群体消费需求的休闲商业聚落 9

〔三〕灵活的运营手段和严格的管理方法,助力工程开展 10

〔四〕工程业态布局初步设想 11

〔五〕分期开发,滚动经营 12

六、总体定位 12

〔一〕 形象及案名 13

〔二〕 功能定位 14

〔三〕目标客户定位 14

〔四〕消费群体定位 15

〔五〕目标定位 16

七、本工程的景区化打造手法 17

〔一〕商业业态休闲化 17

1、业态的休闲化提升 17

2、休闲工程的引入 17

〔二〕地域文化名片化 18

〔三〕相关辅助工程 18

八、工程工作建议 20

九、技术组织措施 22

十、工程质量控制体系 23

特别说明:本建议书仅为没有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根底上、对工程本身考察后形成的初步思路,并不代表工程组进入该工程后经过市场调研与系统分析得出的正式方案。

工程开展背景分析

〔一〕“多彩贵州〞——渐入佳境的贵州旅游

进入“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更加明确大力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指导方针,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旅游业开展的重大政策措施,为旅游业的加快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多元化的旅游投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贵州正在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投资开发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

在面临金融危机和甲型流感带来的巨大压力背景下,贵州旅游业保持高速开展态势。今年1至7月,全省旅游总收入483.52亿元,同比增长50%。特别是最近三个月,旅游接待持续升温,出现井喷现象,旅游消费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开展的助推器。

与此同时,贵州旅游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进一步凸显,处于旺季的7、8月,酒店、车队、导游等旅游根底软、硬件配套纷纷告急,相当一局部旅行社因接待能力缺乏只能遗憾退团。由此可以看出,面对渐入佳境的贵州旅游,旅游相关产业链条尚不完善,其根底配套设施目前缺口较大。

〔二〕贵州旅游经济特区——安顺黄果树新城

拥有贵州两大5A级旅游景区的安顺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甲类旅游开放城市,全国唯一的深化改革,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加快开展改革试验区,贵州历史文化名城,是“贵州加快开展的经济特区〞,2021年度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世界喀斯特风光旅游优选地区,全国六大黄金旅游热线之一和贵州西部旅游中心。

谈起贵州的旅游开展,安顺市势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境内的黄果树瀑布、龙宫早已成为贵州旅游的一张推广名片。再看当前的旅游市场的开展趋势,传统的观光、文化体验已不能满足人们对旅游品质的需求,超越自然风景之外的休闲度假需求越来越强烈,也驱动了各类旅游房地产和高端山野、滨水生态休闲工程的开展。山水观光、文化体验与生态休闲度假的结合是现阶段景区开展的主流趋势。由此安顺旅游开展应顺应旅游开展的大趋势,争取设立旅游经济特区,以优约政策开展条件进行招商引资,深化旅游产品开发、丰富相关产业链条,以区域的整体开展营造更为“多彩〞的贵州旅游。

黄果树新城的规划建设正是“旅游经济特区〞良好载体,将旅游小城镇与旅游经济特区相结合,提高区域知名度,提升区域价值,成为开展黄果树新城的创新思路模式。

二、对本工程的总体判断

〔一〕处于黄果树新城核心商业中心,区位条件极佳

黄果树新城工程位于黔西南地区的黄金旅游圈,毗邻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地区的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距省会贵阳市128公里,距西部旅游中心城市安顺市区45公里,有滇黔铁路、株六复线铁路、黄果树机场、320国道、贵〔阳〕黄〔果树〕高等级公路贯穿全境,新建的清〔镇〕黄〔果树〕高速路直达工程地。

本工程实为黄果树景区出入口结构商业街,同时也是黄果树瀑布景区唯一商业中心,区位条件极佳,具备了中心区强劲的向心力和极高的含金量。

〔二〕年均400万游客,提供了本工程的根底消费客源

2007年黄果树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