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丰宁满族自治县地名:历史与文化的传承》.pdf
文件大小:308.31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08
总字数:约2.41千字
文档摘要

《丰宁满族自治县地名:历史与文化的

传承》

*丰宁满族自治县的地名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多元的文化内涵,其命名既源于自然地理特

征,也与民族交融、政治变迁息息相关。以下从名称由来、历史沿革、地理环境、民族文化及

现代变迁等方面展开考述:

一、名称由来:乾隆御赐的“丰芜康宁”

丰宁之名源于清代乾隆皇帝的御赐。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清廷在原四旗厅基础上设

县,取境内两座行宫济尔哈朗图(蒙语水草丰美)与阿穆呼朗图(蒙语安逸康宁)的“”“”“”“”

寓意,合并为“丰芜康宁”,后简化为“丰宁”,寄托了对这片土地“物产丰饶、百姓安宁”的美

好期许(灰色轨迹)。这一名称沿用至今,成为丰宁最核心的文化符号。

二、历史沿革:从边塞要地到民族自治

1.先秦至清代丰宁历史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秦朝在此设要阳县,因位于大要水之东而得“”

名,是燕秦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据点(承德文旅)。此后历经汉、唐、元、明等朝代,行

政区划屡经变迁。清代雍正年间设四旗厅,乾隆时期正式定名为丰宁县,治所初设土城子

(今凤山镇)(行政区划)。

2.近现代变迁1940年,日伪时期将县治从凤山迁至大阁镇,以强化政治控制和交通管理

(北京旅游发展委员会官方网站)。1986年,国务院批准撤销丰宁县,设立丰宁满族自治

县,1987年正式挂牌,成为满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地区(行政区划)。

三、地理环境:自然地貌塑造地名特征

丰宁地处燕山北麓与内蒙古高原南缘,地形复杂多样,坝上高原与坝下山地过渡带的地理特征

深刻影响了地名命名:

?自然景观命名:如窟窿山因山体天然洞穴得名,喇嘛山因清代喇嘛修行而闻名,云雾“”“”“

山”则因常年云雾缭绕而得名(丰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命名:大滩因地势平坦开阔而得名,鱼儿山形似游鱼,黄旗镇因地处山间“”“”“”

盆地、地势险要而得名(丰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

河流相关命名:潮河、滦河发源地的地理优势,催生了潮河源滦河沿等地名,体现了

水资源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搜狗百科)。

1

四、民族文化:满蒙汉交融的地名印记

1.满语地名满族作为自治县主体民族,其语言文化在地名中留下鲜明印记。例如:

?扎拉营:“扎拉”为满语“节”或“队”,反映清代八旗驻军的历史(中国承德)。

?胡麻营:“胡麻”为满语“驼鞍屉”,因村中曾有制鞍匠人而得名(中国承德)。

1.蒙语地名丰宁历史上长期为蒙古族游牧区,部分地名保留蒙语特征:

?海留图(今大滩镇):蒙语“草木繁茂”,描述坝上草原的生态环境(中国承德)。

?陶来营:蒙语“兔子”,因建村时野兔众多而得名(中国承德)。

1.汉族文化地名汉族移民带来的农耕文化也融入地名,如“凤山镇”因清代凤山书院得名,“波

罗诺镇”取“物产丰饶”之意,体现了汉文化对当地的渗透(河北新闻网手机版)。

五、现代变迁:经济发展与地名活化

1.旅游开发与地名新解近年来,丰宁依托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部分地名被赋予新的文化内

涵:

?京北第一草原:原名坝上草原,因位于北京正北且草原景观壮美而更名,成为京津“”

冀地区热门旅游目的地(搜狗百科)。

?大汗行宫:以成吉思汗行宫为主题的景区,将历史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赋予地名新

的时代意义(搜狗百科)。

1.红色地名的历史记忆丰宁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涌现出众多英烈,部分地名成为红色

文化的载体:

?连桂村:为纪念1947年牺牲的副县长陈连桂而命名,他在二道桥子战斗中英勇抗

敌,壮烈牺牲。

?小河村:因“全国特等战斗英雄”郅顺义在此领导群众植树造林、守护家园,其亲手栽

种的树林被称为“英雄林”,成为红色精神的象征。

六、地名保护: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延续

丰宁高度重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2024年公布的《丰宁满族自治县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涵盖古镇、古村落、自然地理实体等多个类别:

?古镇:凤山镇、大阁镇,前者为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