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规划2025年度重点课题申报书、课题设计论证
求知探理明教育,创新铸魂兴未来。
中小学数字教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课题设计论证
研究现状:
目前中小学数字教材评价体系在国内外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国外数字教材发展历程较长,各国政府积极推动,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数字教材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数字教材已广泛应用于中小学各个学科领域。主要发达国家的数字教材实践丰富,如英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署制定并颁布了英国数字学习资源质量准则,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总监协会从内容和技术两方面对数字教科书进行评价,德国对数字教科书的评价视野更为宽阔,将开发、审定、选择、评估、使用等全过程作为评价对象。
国内也陆续开展相关研究,但尚存在一定差距。当前国家教材的审查与评价缺乏公开机制,教材评价仍停留于行政化水平与经验化水平之上,缺乏严格的理论支撑及实践探究。小学数学教材评价体系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特别是在数学教材评价理论范式与规律的研究上十分缺乏。
现有研究对数字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尚不全面,数字教材的内容评价多借鉴纸质教科书的经验,而数字化技术层面的评价则多借助信息技术领域的评价经验,主要关注学习终端载体和赖以运行的学习平台系统。
选题意义:
数字教材建设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数智时代,数字教材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正在逐渐改变着中小学教育的面貌。数字教材的建设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数字教材的建设还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改善教材评价现状。面对当前国家较为落后的教材评价观念,需要积极探索教材评价理论范式及相应的实践规律,努力提升教材评价的理论及方式方法。建立完备的反映教材编写特征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为教学过程的具体实践提供科学指导,紧跟国际先进的教材评价步调。
提升教学质量。教材是课程教学的实践载体,其质量好坏决定国家课程与理想课程的有效转化。小学数学教材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着重分析教材的内容组织与学生认知规律的契合度,关注教材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作用,积极探索国家数学课程的根本规律,及时反思教育过程中的不足,努力提升数学课程质量。
探索教育路径。教材是师生教学的重要资源及依据,是数学知识的综合表达,体现了老师教授知识与学生学习知识的路径。小学数学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能够帮助研究者探索国家数学教育的未来趋势,明确小学数学的未来发展状态。
实现数学课程改革。新课标要求的提出,使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与选择面临严峻挑战。通过客观全面地构建小学数学教材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更加直观地分析其对促进学生发展、体现新型课程理念、描述数学教材等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研究价值:
有助于推动数字教材评价的理论发展。目前数字教材评价体系尚不完善,通过对中小学数字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可以丰富教材评价的理论成果,为数字教材评价提供理论支持。
为中小学数字教材实践提供有力支持。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数字教材的研发、选用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数字教材的质量和适用性。
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数字教材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推动教育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
为其他领域的教学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数字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和经验可以为其他学科或领域的教学评价提供参考,促进教学评价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重要观点
研究目标:构建科学、合理、实用的中小学数字教材评价指标体系,为数字教材的质量检测、揭示潜在风险和规范运行提供方法。
构建这样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估中小学数字教材的质量,确保数字教材符合教育教学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同时,通过对数字教材的质量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如内容错误、技术问题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规范和改进,保障数字教材的安全、稳定运行。
研究内容:包括数字教材的政治思想、内容结构、教材呈现、教学适用、使用效果与配套服务等方面,考察其是否符合时代发展对人才素养的要求,是否适用于教学,以及在推广应用中的效果。
(1)政治思想:数字教材应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在选择与确定内容时,首要任务是政治把关。要确保数字教材内容符合政治方向、价值导向,引导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在数字教材中,要排除任何思想表达、语言文字和技术应用上的风险,体现思想性与政治性。
(2)内容结构:数字教材的内容选择应符合时代发展对人才素养的需要。关注教材内容与科学技术发展、现实生活中知识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以及跨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关系。考察其是否符合编写思路清晰严谨、育人理念科学先进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