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课题申报书: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定位与功能研究.docx
文件大小:20.81 KB
总页数:18 页
更新时间:2025-06-08
总字数:约1.06万字
文档摘要

教育科学规划2025年度重点课题申报书、课题设计论证

求知探理明教育,创新铸魂兴未来。

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定位与功能研究课题设计论证

研究现状

地方课程在我国课程体系中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地方课程建设历经孕育、迷茫、雏形、成型到成熟等阶段。初期作为国家课程的临时补充,地方开发的乡土教材未进入课程结构体系。随着教育发展,国家逐步下放课程管理权限,允许各地开发乡土教材和地方教材。如1952年河北人民出版社编印乡土教材,1958年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编写乡土教材,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规定,各地纷纷编写乡土教材和地方教材。目前,地方课程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相辅相成。

目前地方课程教材在定位与功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存在认识不到位、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得力等问题。例如,某些地方课程开发及教材编写异化为地方部门展示政绩的形式,教材质量不佳,受到教师抵触;中高考压力导致地方课程被边缘化,课时常被挤占;实施缺乏保障,基层缺少教研员,学校对课程目标等认识不统一。

各地在地方课程教材建设中的实践探索与经验总结: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陆续出台政策明确地方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如1987年全国乡土教材工作会议要求大力推动乡土教材建设,1990年全国乡土教材建设经验交流会对未来教材发展提出建议并表彰优秀教材。21世纪课程改革以来,地方课程被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取代,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的出台,为地方课程建设提供了指导。各地在实践中也积累了经验,如部分地区将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等整合实施,课时打通使用;一些地方探索多层次、多主体联合的开发机制,合理搭建地方课程结构和模块。

选题意义

有助于明确地方课程教材在中小学教育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地方课程教材能够挖掘当地自然、社会、文化等资源的育人价值,使学生认识家乡、丰富体验、拓宽视野、增强综合素质。例如,地方课程关注地方文化和风土人情,通过地方教材让学生了解家乡,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为解决当前地方课程教材建设中的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针对地方课程教材存在的问题,如附属功利性、教材质量不佳、中高考挤压、实施缺乏保障等,通过研究可以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促进地方课程教材的健康发展。

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地方文化传承:地方课程教材体现多元一体的理念,坚持区域特征与共同要求相统一,强化地方与国家的不可分割性。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为教育现代化和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研究价值

理论价值:丰富和完善课程教材理论体系,深化对地方课程教材定位与功能的认识。地方课程教材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有助于拓展课程教材理论的广度和深度,为课程教材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实践价值:为地方课程教材的开发、管理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教育质量。通过明确地方课程教材的功能定位、科学制定建设规划、提升教材开发水平、加强建设与管理质量保障、推进教学改革等措施,提高地方课程教材的质量和实施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重要观点

1.研究目标

明确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的准确定位:通过对地方课程教材的深入研究,明确其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地方课程教材应充分挖掘当地自然、社会、文化等资源的育人价值,使学生认识家乡、丰富体验、拓宽视野、增强综合素质。同时,地方课程教材应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相互配合,共同承担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深入探究地方课程教材的功能及其实现途径:地方课程教材具有涵养学生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协同育人等功能。为实现这些功能,需要从教材的编写、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资源的整合等方面入手,探索有效的实现途径。例如,可以通过挖掘地方文化教育资源,将其融入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感悟家乡魅力,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

提出优化地方课程教材建设的策略和建议:针对当前地方课程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定位不准确、质量参差不齐、管理不到位等,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和建议。例如,加强地方课程教材的规划和管理,提高教材编写质量,增强教材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推动数字化赋能教材建设等。

2.研究内容

地方课程教材定位的内涵与外延:地方课程教材的定位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其内涵包括以地方文化教育资源为载体,涵养学生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课程与地方经济文化有机连接等方面。外延则涉及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的协同育人作用,以及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等方面的功能。

地方课程教材在涵养学生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功能:地方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