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2-2024北京重点校高二(下)期末政治汇编
家和万事兴
一、单选题
1.(2024北京朝阳高二下期末)民法典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父母有权对未成年子女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引导、批评教育和合理惩戒
②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如有成年子女,不能将亲属定为监护人
③未成年人父母健在,家庭中具有监护能力的其他近亲属不能承担监护责任
④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财产和人身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3北京大兴高二下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后,在社会中取得良好效果。
第二十条未成年人的父母分居或者离异的,应当相互配合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任何一方不得拒绝或者急于履行;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阻碍另一方实施家庭教育。
第四十三条??中小学校发现未成年学生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应当及时制止、管教,告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并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发现未成年学生有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阅读上述该法条文,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是实施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
②父母拒绝或怠于履行实施家庭教育的责任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③父母分居或离婚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仍有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④对于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未成年人,学校可代行其监护人职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3北京昌平高二下期末)基本案情:王某与李某协议离婚,双方同城居住,约定未成年儿子小王由王某抚养,李某每月给付抚养费,每周末探望接走并送回。2020年初,王某因工作调动在未征得李某同意的情况下携小王迁居至外埠生活,双方就孩子抚养问题产生争议。李某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判决变更抚养关系。法院处理过程及结果:法院征询了小王的意见,在充分了解当事人情感需求及孩子心理状态基础上,坚持柔性司法,通过诚挚沟通,最终促成双方达成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协商意见:双方分段利用时间、异地共同抚养、双方共尽义务、共担探视成本、递进抚养费用。对于法院的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李某未与小王共同生活,不需要承担监护职责
②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权利又是父母的义务
③父母拒绝或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④通过父母异地共同抚养,最大限度地保护未成年子女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3北京房山高二下期末)十二岁的小郝在全市中学生游泳比赛中荣获200米自由泳冠军,有当地报社的记者拍摄其获奖照片并刊登在报纸上。但她后来发现,一家体育用品商店的灯箱广告上印有那张获奖照片和自己的姓名。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当地报社刊登获奖照片属于对小郝肖像的合理使用
②该体育用品商店构成对小郝荣誉权和姓名权的侵犯
③小郝的父母可以行使监护权,为小郝维护合法权益
④因小郝未成年,无法作为当事人起诉该体育用品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3北京西城高二下期末)某班同学查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并以“常回家看看为什么要入法”为议题展开讨论。
甲:依法“常回家看看”未必是孝,法律并不能确保孝的效果。
乙:“常回家看看”入法没必要。现在通信技术这么发达,可以随时随地与父母联系。
丙:父母岁数大了,渴望与家人团圆,“常回家看看”入法可以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权益。
丁: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常回家看看”应该入法,法律要弘扬传统美德。
下列评析正确的是(???)
①甲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真正的孝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
②乙的观点正确,用现代技术手段能调整父母子女之间的利益关系
③丙的观点在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和精神健康应该得到关注
④丁的观点体现法治精神,用法律来规范道德,道德才能发挥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2北京大兴高二下期末)随着年龄增长,活动能力减弱,老年人容易与社会生活脱节,导致判断力下降。在现实生活中,不乏老年人被骗取钱财的案例,成年意定监护制度有助于解决此类问题。以下有关“成年意定监护”的正确做法是(???)
①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
②经事先协商后,可以以口头、书面等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
③建议选择与老年人财产没有利害关系的人担任监护人
④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