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旅游业伴手礼文创设计指南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旅游业伴手礼文创设计指南的术语和定义、设计原则、前期准备、设计研发、工艺材料、纹饰图案、产品包装、体验、产业融合、市场推广、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伴手礼文创开发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旅游业
向旅游者提供旅游过程中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产业集群。
[来源:GB/T16766-2017,2.9]
3.2
文创产品设计
通过创意设计对相应的文化资源、主题文化进行创意性转化,实现对一般产品的文化内涵融入和情感价值提升,赋予文化产品以新的内容品质、新的文化体验。
注:文化和创意的融合,可以对受众形成情感与精神层面的深刻影响。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文创设计能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
3.3
文化创意产品
文创产品
以物质产品为载体的精神消费品。即物质形态的产品质量评价,和非物质形态的内容质量评价。
3.4
3.5伴手礼
出门到异地时,选择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创产品,如当地的特产、纪念品等。
4设计原则
4.1基本原则
根据消费受众群的偏好,在文化元素的基础上通过创意加工、转化、转译产生具有地域文化内涵、象征睦邻友好意义和高度实用价值的作品。
4.2主题明确
2
根据文化设计场景的多样化需求,在设计过程中,深入融合冰雪文化、睦邻边境文化、自然景区和人文景区的丰富内涵,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开发,实现差异化的产品策划和创新。
4.3文化维度
对各个地市的地方志资料进行深入的剖析,并精妙地阐释其蕴含的独特文化内涵,以此全面且生动地展现地域民俗文化的深厚历史积淀与独特风采,弘扬并传承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4.4物质维度
设计的产品不仅具备明确的功能性,还配备了与这些功能实现完全匹配的材料要求。设计目标为旅游者带来触感体验,差异化。
4.5技术维度
依据文化主题、工艺、材质等方面进行设计。既囊括了匠人手作、非遗手工艺,又包括工业化生产的各种模具、各种工艺、各种工序,还包括了科技进步后的各种先进制造技术手段。
4.6经济维度
符合一般商品的消费与供求规作,沉浸式体验与的沉浸式文创消费相匹配兼具文化消费、物质消费的双重属性。
4.7情感维度
与目标旅游者和文化内涵元素就意义和精神层面达成一致,从心灵情感层面打动旅游者,获得精神体验的满足。
4.8感官维度
具有一定的代际属性或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特征,并根据不同代际属性或时代性特征面向不同的目标消费人群。
4.9模块维度
设计旅游文创产品需注重迭代性设计,确保产品的持续吸引力与市场竞争力;系列设计,注重产品线的连贯性与层次感;可复购性,注重产品的实用性、美观性以及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让旅游者在初次体验后仍然愿意再次购买,甚至成为传播旅游文化的使者。
5前期准备
5.1通过前期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市场现状和旅游者行为习惯。
5.2通过前期调研所收集到的数据和反馈,分析目标市场的需求和偏好。
5.3根据综合分析的结果,结合目标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确定能够吸引旅游者注意力的独特功能、设计或服务,以提高伴手礼文创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6设计研发
3
6.1形态语义
6.1.1仿拟原型形态
用形态去解释产品本身的意义,用一种可视化的思考方式去探寻形态赋予产品的价值和意义。
6.1.2提炼特征形态
提炼特征形态包括但不限于:
a)局部特征;
b)整体特征;
c)细节特征;
6.1.3塑造意象形态
注重伴手礼艺术品格和境界,向着意境与气韵的方向探索。
6.2功能创新
6.2.1功能实用提升
突出功能特点聚焦于提升现有产品的实用性,一方面注重形态与功能的契合;另一方面在某个功能特征点上探求改进或突破,譬如便捷功能、组合功能等。
6.2.2弥补使用缺陷
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重新审视目前产品使用过程中值得改进之处。
6.3挖掘功能趣味
6.3.1置换
将一种产品的功能或形态与另一种产品的功能或形态进行相互置换,从而获得新奇感,打破固有感受与印象。
6.3.2动态
在使用过程中产品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或图案,随着时间的推移让用户去发现产品隐藏的意味。
6.3.3转换
围绕同一目的,用转换的创意思维重新思考产品功能的实现
6.4产品品类拓展
从产品功能的角度,诸多赋予文化内涵(例如冰雪文化)、行业跨界联名、IP授权联名等的各种产品类型都具有相应的商业价值。
7工艺材料
7.1材质替换
4
7.1.1多种材质
7.1.1.1选择的材料是否符合文化内涵调性,是否能发挥彰显文化的积极作用。这是在文博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设计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