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县地名的历史变迁与文化象征》
赤城县地名考
一、地理与历史概况
赤城县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东北部,地处冀北山地与坝上草原过渡地带,总面积5273平方公
里,地形以山地为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赤城县人民政府)。境内黑河、白河、
红河纵贯南北,是北京重要的水源涵养区(赤城县人民政府)。其地理位置险要,自古为中原
与塞外交通要冲,有“宣府肩背、独石咽喉”之称(抖音百科)。
二、地名由来与历史沿革
1.赤城之名的起源赤城名称源于城北赤城山。此山岩石呈赤色,状如城墙,晨曦映照时霞光
漫城,故得名“赤城”(康保文旅)。《水经注》载:“赤城,山色赤赭,望之如霞”,唐代诗
人李白亦有“赤城霞气苍梧烟”之句(绍兴网)。另一说认为赤城与上古传说相关,《大元
一统志》等文献记载“赤城古蚩尤所居”,因蚩尤在此建都而得名(赤城县人民政府)。
2.建置变迁与行政区划
?先秦至南北朝:春秋战国属燕国,秦属上谷郡。北魏设御夷镇,为北方六镇之一,防
御柔然(赤城县人民政府)。
?隋唐至元:唐置龙门县(今龙关镇),辽设望云县(今云州乡),元升望云县为云
州,属上都路(搜狗百科)。
?明代:洪武年间设赤城堡,宣德五年(1430年)建赤城卫,与独石口、龙门所等构成
边防体系(张家口赤城县长安网)。
?清代: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改赤城堡为赤城县,属宣化府,后与龙关县合并,沿
用至今(赤城县人民政府)。
三、重要地名解析
1.乡镇地名
?雕鹗镇:因西山崖曾栖息雕、鹗两种猛禽得名。元代设雕窠站,明代置雕鹗堡,清设
镇(伟游)。
?独石口镇:因关口处有拔地而起的孤石得名,《水经注》称其“突兀孤秀”。明代为长
城重要关隘,有“上谷之咽喉,京师之右臂”之称(河北文旅)。
1
?龙门所镇:唐代为龙门县地,明代设龙门守御千户所,因地处两山对峙如门的峡谷而
得名(赤城县人民政府)。
?云州乡:辽代设望云县,元代升为云州,因境内云州川得名。现存云州水库为明代“云
州八景”之一(赤城那些事儿)。
?镇宁堡乡:明成化八年(1472年)筑堡,取“镇地安边”之意。清代设镇宁堡巡检司,
为边防要地(张家口赤城县长安网)。
1.自然与人文地名
?赤城山:城北红色丹霞地貌山体,为赤城象征。山顶有金阁山道观,山间多溶洞,以
“赤城栖霞”闻名(绍兴网)。
?独石口长城:明代长城重要段落,以“界墙”为界,分里界墙、外界墙村。松树堡、舍
身崖等遗址见证边防历史(赤城县人民政府)。
?霞城:赤城别称,因赤城堡在霞光映照下壮丽得名。《赤城县志》载:“城临霞色,故
名霞城”(北京旅游发展委员会官方网站)。
1.军事与交通地名
?龙门卫:唐代龙门县基础上设卫,明代为宣府镇北路核心,统领独石口、马营等堡
(抖音百科)。
?望云古道:元代连接大都与上都的交通要道,经独石口、云州至坝上,现为G239国
道部分路段(赤城县人民政府)。
?炮梁乡:因明代在此设炮厂铸造火炮得名,现存明代火炮遗址(行政区划)。
四、民族融合与语言影响
赤城地处汉蒙交界,历史上多民族交融。地名中虽无明显少数民族语言痕迹,但部分村落名称
“”“”“”
反映军事屯垦特征,如堡卫所等明代卫所制度遗存(张家口赤城县长安网)。方言属晋
语张呼片,语音语调与北京话有差异,保留古汉语词汇(澎湃新闻)。
五、现代地名变迁
1.行政区划调整:1958年龙关县并入赤城县,县治迁至赤城镇。2024年辖9镇9乡,如田
家窑镇(因明代屯田得名)、大海陀乡(以大海陀山得名)等(行政区划)。
2.经济与交通影响:京礼高速通车后,沿线出现“高速服务区”“赤城出口”等地名;铁矿资源
“”“”
开发催生铁矿村矿山路等名称(赤城县人民政府)。
六、文化象征与传说
1.蚩尤传说:赤城被传为蚩尤建都之地,北山遗址有战汉遗迹。蚩尤在此冶炼兵器、练兵的
故事,成为地方文化重要元素(赤城县人民政府)。